行业 | 谁才是“奥格撕”最大赢家?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可以肯定的是,奥克斯是这场互撕的最大输家,由于被格力贴上了“能效造假”的标签,今年618,奥克斯很难再现去年大满贯一幕。

6月10日,格力电器发布举报信,称奥克斯空调多个型号能效比和制冷消耗功率检测均不合格,涉嫌构成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且销售金额巨大。

当晚,奥克斯做出回应,称618来临之际,格力采用诋毁手段,属于明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消息一出,旋即引发轩然大波,几乎所有媒体都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

6月11日,格力电器法务与技术人员在珠海总部接受媒体采访,陈述举报奥克斯的前因后果,并现场拆封奥克斯空调,指出其部分空调不达标的依据。

同一天,浙江之声称奥克斯提出三大质疑:1、格力恶意引导舆论,引发不正当竞争。2、格力举报的背后,是奥克斯发展优势凸显。3、格力发起进攻时机不当,中美贸易战下,民族品牌应携手一致对外,格力直接向本土企业开战,于民族大义不顾,于国之大局不顾。

格力电器置奥克斯反应于不顾,6月12日再发公告,称将继续通过各类渠道不限量购买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相关空调产品,并通过自有实验室、委托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和免费提供给任何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

显然,格力以此警告奥克斯:我不会轻易放过你!

也是6月12日,奥克斯发布《关于奥克斯空调对于格力提出能效质疑的声明》,称奥克斯所有出厂产品均经过“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测试中心”检测,并提交检测报告等材料到能效标识管理中心备案。

该声明通式指出,自2016年至2019年,奥克斯空调被随机抽检29次,涉及19个产品,所有抽检产品均100%合格。奥克斯甚至提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委派机构对奥克斯产品进行检测,检测报告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双方第一轮正面较量至12日晚暂告一段落,但舆论的发酵则持续向前推进,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对此事件进行了多角度解读。

目前,双方都在等待官方得出最后的结论。

公众对“奥格撕”事件的关注,大致聚焦于四个方面:

1、格力到底是替天行道还是恃强凌弱?

2、能效虚标究竟有什么危害?为什么格力抓住这一点不放?

3、产品上市前的检测及商品销售过程中的抽检,是否存在程序不正义及权力寻租现象?

4、谁是这场互撕的最大受益者?

综观“奥格撕”第一回合,格力掌控了几乎全部主动权,大多数主流媒体选择站队格力,奥克斯处于被动应战局面。

最新消息是:6月14日,发改委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国管局等六大部门发布《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要求严厉打击产品能效虚标、认证检测作假、虚假宣传等行为,增大制冷产品抽查力度。

恰逢此时发布此方案,未免让人浮想联翩:这是官方在表达对“奥格撕”事件的立场吗?

1

格力打出了自己的节奏,奥克斯则连出臭牌

先发布举报信,然后发布检测报告;随后召开记者会,现场拆解产品,指出造假点所在……格力可谓稳打稳扎,基本上都是拿证据说话。

反观奥克斯,虽然反击的声量并不低,其董事长甚至公开表达“欢迎监督”,但整体看来有转移注意力、王顾左右而言他、只喊口号不出证据之嫌。

拿“民族大义”说话,更被认为是走了一步臭棋。

6月11日,浙江之声报道称,奥克斯质疑“格力发起进攻时机不当,中美贸易战下,民族品牌应携手一致对外。格力直接向本土企业开战,于民族大义不顾,于国之大局不顾。”

此言论一出,网友大呼:简直就是猪队友!

新京报评论称,格力举报的是产品质量,消费者关心的也是产品质量,扯哪门子民族大义?这难免给人偷换概念、转移话题之感。评论称奥克斯出错了牌。

虽然奥克斯方面称“格力置民族大义于不顾”非官方发言,但公众仍然认为这是奥克斯所期待的表达。

6月12日奥克斯发布的《关于奥克斯空调对于格力提出能效质疑的声明》,称奥克斯所有出厂产品均经过“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测试中心”检测,并附贴发布相关检测报告。但细心的网友发现,这些模糊不清的检测报告,有拼接造假之嫌。很快,“奥克斯连检测报告都造假”一文被删帖。

一个在举证,一个在喊口号,“奥格撕”怎么看都像一场实力不对称的较量。

2

格力操作亦非完美无暇

格力举报信有这样一句表达,“众多消费者此前向我司反映奥克斯空调价格便宜但耗电量很大……”,显然,这是一句不得体的表达,消费者怎么可能向奥克斯的竞争对手举报产品问题?事实上,这也是奥克斯反击格力的一个点。

举报信还有一处表达也比较别扭。在列举了8个不合格型号之后,举报信特别提到其中一个型号KFR-25GW/ZC+2,称其标称能效3.59(标称二级能效),实测2.68,远远达不到二级能效,举报信称“不排除其他型号也存在类似问题”,这是一个不确定性表达,与举证上述8个型号不合格存在逻辑错位。

在产品送检环节,格力的操作也存在瑕疵。

比如,四川省电检所所长张良龙6月1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四川省电检所作为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于委托方提出的检测要求,无正当理由都不可拒绝。“委托方送样品过来,我们按国家标准检测并严格出具报告,对样品的检测结果负责”。但他同时说,“不保证受检产品是奥克斯”。

应该说,四川电检所的这个声明是严谨而负责任的。但仍有媒体以“事件发生反转”,四川电检所“有意甩锅”进行报道。

事实是,四川电检所并未否认格力送检产品存在能效虚标的问题,它不保证的是格力送检的这些产品确定是奥克斯的。

从媒体报道看,格力在操作送检产品流程上,的确存在瑕疵。

3

格力从这场举报中得到了什么?

很多人关心的是:格力举报奥克斯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格力能从中得到什么?

还有人表示不解:为什么格力举报奥克斯之后股价不仅没有上升反而跌了不少?

目前看,奥克斯肯定是这场互撕的最大损失方,由于被格力贴上了“能效造假”的标签,可以断言:今年的618奥克斯再现去年大满贯一幕基本已无可能。甚至奥克斯会不会由此走向衰落,也是一个问号。

但从股价表现看,格力电器(000651)似乎也不是赢家,自其举报奥克斯以来,市值已跌掉150多亿,让股民大呼意外。

仔细想想其实也不难理解:格力举报奥克斯,并不能改变格力电器增长乏力这一事实;相反,不少人倾向认为,格力发难奥克斯,恰恰是董明珠焦虑心态的印证。

格力究竟从中得到了什么?我认为,格力最大的收获是强化了公众“格力是一个良心企业”的认知,不少人把格力放在“替天行道”的位置有利于格力社会形象的提升,从长远看有利。但短期内,不可能对格力业绩形成大的支撑。

和格力空调超过33%的市场份额相比,奥克斯空调约4%的市场份额差不多只是格力的零头,即使把奥克斯空调份额打到零,也不会对格力业绩增长带来显著提升。

格力

那么,谁是这场“奥格撕”的最大受益者?我认为是消费者。一直以来,能效虚标已成家电行业潜规则、痼疾,对消费者利益形成隐形伤害。格力挺身而出揭开这个盖子,让真相大白于天下,既有利于家电行业健康发展,消费者也能从中受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