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一键加电究竟有何“独门绝技”

汽车电子

2378人已加入

描述

对当下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使用电动车的 “痛点”主要有两个:一是续航里程不足;其次是充电时间长、充电麻烦。

但功夫AUTO了解到,蔚来用户们似乎都对这两个“痛点”不怎么Care。在他们看来,蔚来有一项“独门绝技”,那就是“一键加电”的超级服务。为了验证蔚来的“一键加电”是否如传说中方便,功夫AUTO就此在广州专门进行了一番深入体验。

根据官方资料显示,蔚来ES8的NEDC续航里程为355公里。这样的里程数据,满足城市日常通勤绰绰有余。在体验期间,功夫AUTO以平均约45公里/小时的速度,连续不间断行驶 8小时后,终于把ES8的续航里程消耗到剩余12公里。

此时,我们打开“一键加电”微信小程序,画面就会显示附近区域的多辆蔚来移动充电车位置。此后,我们下单确认,后台系统就自动选择最优方案,分配距离最近的移动充电车前来为我们加电。如是操作起来很方便,界面也很友好。虽然手机上显示需要等待32分钟,但实际上仅花了16分钟,我们就看到了蔚来移动充电车的身影。这么短时间就看待服务车以及加电专员,出乎我们意料,等候的焦虑很快就消失。

此时,加电专员首先建议,选择最安全的位置来进行充电服务。但由于最近的停车场已经超出我们剩余的续航里程,再考虑到现场条件适合充电,我们最终选择了原地操作。加电专员在整个操作过程中表现非常专业。譬如,在开启两车“双闪”并设置好提示桩桶后,才会进行充电。同时,专员还特别建议我们最好留在车上休息。

在整个充电过程中,ES8的空调功能都能如常工作,并且我们能在液晶仪表上实时观看充电状态。“透明化”加电过程,同样也能帮助我们消除对充电过程的焦虑。此外,我们还能继续与车载系统NOMI互动,不仅能够通过语音指令控制音乐播放,甚至能让NOMI给我们说个笑话。

由于我们这次测试属于极端状态测试,所以整个加电时间耗时1小时12分钟。加电专员表示,出于对电池的保护和考虑到用户等待时间,在电量达到90%后就会结束加电服务。而在通常情况下,蔚来更建议用户在续航里程低于100公里时,就马上进行充电。假若是正常情况下,一般仅需40分钟就能达到90%的充电量。

而在紧急状态下,10分钟快充,也能实现100公里续航里程的恢复。整个体验过程下来,加电专员始终保持着微笑服务,还会贴心讲解“一键加电”服务细节和介绍ES8的更多功能。因此,对这项“一键加电”服务的体验,我们颇感满意。对比起传统燃油车的服务,这一服务可谓是VIP中的VIP了。

事实上,蔚来的“一键加电”在全球电动车领域可谓首开先河。在这背后,隐藏着“蔚来云”对蔚来服务的强大赋能,隐藏着众多“想不到”的服务创新。功夫AUTO了解到,由OSS高性能物联网、SHIELD电池平台、GRID高能路径规划和ATHENA高智能仿真平台四大部分组合而成的“蔚来云”,成为“一键加电”功能实现的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当接到用户下单需求时,“蔚来云”系统仅需800毫秒,就能在超2000种场景模拟中,选择出最优方案,并实时调度蔚来加电专员提供服务。在每一个订单中,都能为加电专员提供清晰的用户定位,提高服务效率。

作为整个“一键加电”服务的核心,加电专员更需要通过蔚来严格的考核,才能获取上岗资格。其考核项目包括专业车辆知识、专业交通安全、专业消防应急、专业军营体能、专业应急急救等。除此以外,蔚来车主还能通过专属APP使用“一键加电”的另外两项服务。

其一,让用户能够不在车辆旁边,也能享受“一键加电”。“蔚来云”后台会在加电专员抵达车辆位置后,将需充电汽车切换到专员ID登录状态,并对车辆进行解锁、加电。同时,整个过程中,车辆中的个人信息将会设为锁止状态。加电专员也会严格遵守流程操作,确保车辆内外整洁。

其二,得益于蔚来开创性的换电站建设。如果用户在高速路上发现车辆续航里程不足时,也可以通过“一键功能”搜查最近的换电站,保障出行方便。

据了解,蔚来换电站24小时营业,仅需3分钟就能实现电池更换,而且还提供用户专属的mini版NIO House休息室,让用户在长途出行中也能感受到家般温暖。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从5月15日起,蔚来上线闲时加电功能。我们了解到,这是一种根据用户预设规则(闲时时段、车辆停放位置、剩余续航),由智能云系统为用户自动触发的一键加电服务新模式。用户利用闲暇时间,只需提前设置好闲时加电触发条件,无需操作就能自动完成加电服务,确保车辆每天都有充足的电量,让加电变得更简单。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蔚来“一键加电”服务已经在全国实现了83,000次服务,更累计为用户节省了约合138,333小时的充电时间。如此一来,蔚来通过“一键加电”“滴”的一声就可以满血复活,用户里程焦虑彻底Bye-bye。可以说,蔚来的“一键加电”,为全球汽车业树立了便捷服务的标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