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机器人品牌你知道多少

机器人

524人已加入

描述

协作机器人曾一度引领机器人市场增长,一些产业开始将引入协作机器人作为寻求新的自动化未来的一种方式。

协作机器人脱颖而出的原因是它们能在原来全部由人工完成的工作领域中发挥作用。由于协作机器人固有的安全性,如力反馈和碰撞检测的应用,人与协作机器人并肩合作的安全性将得以保证,本文对行业内协作机器人品牌进行盘点。

智能制造的发展离不开机器人。发展智能机器人是打造智能制造装备平台、提升制造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必经之路。

1959年,美国人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此后,机器人在工业领域逐渐普及开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工业3.0的到来,广泛采用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线已成为制造业的核心装备。

但是,在智能制造时代,为了应对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定制化产品的需求,智能工厂需要在有限空间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灵活、安全、可快速变化的智能生产线,为适应新产品的生产,更换生产线,缩短产品制造时间,需要灵活快速的生产单元来满足这些需求,并提高制造企业产能和效率,降低成本。因此,智能机器人会成为智能制造系统中最重要的硬件设备。某种意义上说,智能机器人的全面升级,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但在某些产品领域与生产线上,人力操作仍不可或缺,比如装配高精度的零部件、对灵活性要求较高的密集劳动等。在这些场合人机协作机器人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所谓的人机协作,即是由机器人从事精度与重复性高的作业流程,而工人在其辅助下进行创意性工作。人机协作机器人的使用,使企业的生产布线和配置获得了更大的弹性空间,也提高了产品良品率。人机协作的方式可以是人与机器分工,也可以是人与机器一起工作。

不仅如此,智能制造的发展要求人和机器的关系发生更大的改变。人和机器必须能够相互理解、相互感知、相互帮助,才能够在一个空间里紧密地协调,自然地交互并保障彼此安全。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时代洪流中,智能机器人将越来越深入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如果忽视了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与推广,整个《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可能会从根基上动摇。而人和设备、机器在一起工作的人机协作模式,可以提高企业效率、加强质量控制、增强生产的灵活性,可以减少物流线的成本,让制造企业更靠近市场。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支撑设备,而人机协作将成为下一代机器人的本质特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