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转访谈】对话业界大咖,深入认知数字化转型

描述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崛起,众多企业已全面身处数字化经济。全球知名机构IDC调查结果显示,到2018年,全球1000强企业中的67%、中国1000强企业中的50%都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的战略核心。


对很多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已经不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而是必须进行的实践。如何才能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呢?IC行业又该如何应对数字化的冲击呢?


有关这些问题,钢铁大大曾经请教过几位大咖,通过对他们的采访,钢铁大大对数字化转型又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一起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过去,在工业3.0的时代里,制造业总是习惯追求低成本,进行大量的线性生产,然而在未来新制造的趋势下,少量多样化,甚至客制化、个人化的生产,都将为现行产业带来莫大的冲击与挑战。


在此态势之下,大联大控股执行长叶福海表示,「一直以来,***电子业共同的强项,就是弹性管理,如何持续优化弹性管理,将是迎接未来挑战的关键,再来,则是要积极思考数位转型。」


持续优化弹性管理能力 打造***新机会


他进一步指出,数位转型有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即是在看待IT时,要摒弃过往把它视为成本中心的刻板印象,把它当成一个重要的IT Business,换句话说,也就是如何运用当前的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的分析,或者更深入学习整个人工智能,成为驱动未来商业模式改造的一个引擎。 


「其实现行市场上已存在非常多的技术,产业应该积极与上下游进行协同合作(collaboration),让讯息非常透明化,才能共同面对未来新制造所带来的挑战。」


近来工业4.0蔚为新显学,叶福海反而认为***不该放弃弹性生产这项能力与优势。 「毕竟,工业4.0是长远的进程,从工业3.0进行到4.0之间,我们反而可以找出***真正具有力量的竞争条件,如同清华大学简祯富教授所倡议的工业3.5钢铁人理论,人与机器如何互相合作,而不是期待生产线一下子就要变成全部自动化。」他说,「***的智慧在『人』,若能善用机器,让人与机器合作,变成一个钢铁人,而非机器人,强化能力,说不定就能打造出***另一个市场机会。


>>>点击前往,阅读原文<<<



德州仪器一直以多元的产品布局及创新、顶尖的半导体技术支持广泛的客户,持续地扎根于汽车、工业、电子装置应用、通讯及企业级应用领域。


工业应用及车用市场 将带来变革趋势


作为类比和嵌入式处理半导体技术的领导者,面对未来的市场变革,德州仪器亚洲区总裁陈维明指出,「TI不断地在评估新兴市场,发挥我们在类比与嵌入式技术上的技术优势,满足客户需求。其中,汽车产业与工业应用将是TI专注的发展领域。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的时代,大多的工业仪器是机械系统,而现在则看到更智能、更多半导体应用的工业技术涌现。」


工业应用一直是德州仪器长期耕耘的市场之一,透过不断地投入研发与资源,工业应用的布局已遍布建筑自动化、工厂自动化、测试与量测、马达驱动、智能电网等技术领域,而凭借着多项先进技术,如采用半导体新兴材料氮化镓(GaN),为工业应用设计出尺寸更小、效率及效能更高的产品,TI在工业市场上充分发挥软硬实力,致力于为客户掌握最具弹性且即时的服务、成为工厂智能化的重要幕后推手。


同时,随着近年来车联网、自驾车等技术应用的兴起,车用相关的解决方案市场,例如电动车、电动辅助转向系统、混合动力车、自动辅助驾驶及动力传动系统等,也已成为各家大厂的兵家必争之地。对此,陈维明认为TI在此相关的应用领域也具备了全球优势与极具竞争力的相关的半导体解决方案,提供客户实现相关应用设计。


>>>点击前往,阅读原文<<<



「当前半导体能提供给消费者的价值,越来越低,若再不断以成本导向做为竞争利器,对照其所能带来的价值,是会受到市场与消费者质疑的。 」日月光半导体高雄厂资深副总周光春一语指出现今半导体产业所面临的挑战。


进行有效研发创造价值 以合作平台迎接市场变化


也因此,位居全球第一大IC封测龙头地位的日月光,始终把研发当成首要大事,其在研发的含金能量,也一直获得客户信赖。然而随着半导体将迈入下一个世代,转变是势不可挡,「如何让创新更有效地被发生,是一大课题,而日月光藉由与同行的合并策略,进行更有效的研发,将为最终客户带来最大的价值,这就是目前的因应之道。」周光春说。


约莫八年前,日月光发现整个供应链流程,举凡资讯互通或是交易过程,存在种种不便,于是着手推动供应链管理,以建立共同的标准。 「当然,我们也邀请了大联大,以及提供集团资服的亿科国际共同协助规划供应链管理标准。」他进一步补充,「当时我们协同开发七个采购必用的模组,包含采购预测、交付等,这些标准化模组建立后,提升供应商回馈之资料即时性及透明度。」


而历经日本311地震,系统即时回覆损害情况也取代传统人工电询,「换句话说,面对快速变迁的市场变化,假设没有这样的合作平台,不仅耗费人力时间,更使得执行效率不彰的成果,这是我们与大联大合作所深切感受到的。


>>>点击前往,阅读原文<<<



推动工业4.0的先驱,亦是《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作者桑德勒(Ulrich Sendler)指出,「联网智慧制造的发展速度,快到让你无法想像,制造型企业若现在不行动,就是在自杀。


对此,华硕云端总经理吴汉章表示,不单是制造业,「每个不同的产业都有各自的议题,在制造业称为『工业4.0』 、医疗产业叫做『精准医疗』、公部门则有『智慧城市』、金融业讲的是『Fintech』等,近两年逐渐收敛,把这个透过technology driven(科技驱动)所产生的变革,统称为『数位转型』。」


再为「数位转型」下注解,「就是企业或组织透过数位化工具,来驱动生产、服务,甚至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吴汉章强调,「不管是什么产业,数位转型都应该高度关注,甚至是投入资源的重大议题。


>>>点击前往,阅读原文<<<



第一波网络革命在1985年到1999年间兴起,这波革命主要是由打造网络基础建设的公司所主导,***并未参与;而在2000年到2015年,互联网使用率提高,智能手机急速普及,社群媒体爆增,创造了繁荣的 APP经济,也造就第二波网络革命,***却仍是没有能好好跟上。


第三波网络革命  必须跨界建立伙伴关系


「如今,即将来临的物联网第三波革命,无所不在的联机,将驱动实体产业展开转型。」在谈起近期相当热门的数字转型议题时,研华科技技术长杨瑞祥先分享了网络革命的进程及第三波革命的缘起,「2000年,网络泡沫化时,Google跟Facebook尚未出现,在大量传感器布建后,近年来,开始进入了第二波IoT产业的变革阶段,这些传感器所搜集的大量资料,除了带动了Facebook、Google等透过云端在手机装置上提供服务的云端商业模式更为成功,也促使云端运算中心的设置,回过头来,又成了加速物联网发展的另一股力量。」


他继续补充,「在2017年,产业都认同物联网是趋势,观察现阶段物联网发展态势,PaaS平台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将是未来驱动各产业发展物联网的关键。


此外,杨瑞祥也指出在第二波网络革命时,企业尚可以单打独斗,但第三波革命则必须跨领域建立伙伴关系不可,「硬件部署完成,还需要软件才能协作,就算是领域知识迥异的不同产业,物联网应用底层仍然可以使用类似的软件平台,来建构信息处理的流程;换句话说,各垂直应用领域的工业云服务商具备极高商业潜力,在这个生态体系中,主导者应是拥有领域know-how的各产业领导者,就像是研华跨入的环保、医疗、零售、物流等,而研华最大的贡献,仍是以平台供货商角色,提供各种软硬件整合解决方案。」而顺着这个思考脉络,如何进一步促进***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杨瑞祥认为,「必须备齐企业所需要的基础建设,让企业只需要专注在自家的垂直应用。


>>>点击前往,阅读原文<<<



同意钢铁大大观点,欢迎分享文章!

以上文章所用图片皆来自网络资料;如需转载文章请在微信后台留言!


原文标题:【数转访谈】对话业界大咖,深入认知数字化转型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大联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