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技术的优势及劣势分析

可编程逻辑

1346人已加入

描述

尽管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从诞生至今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FPGA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成都“2009中国FPGA产业发展论坛”上,FPGA企业的代表、系统企业的代表、市场调研公司的分析师以及关注FPGA产业的各界人士共聚一堂,热烈探讨FPGA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从工艺技术来看,和CPU一样,FPGA始终走在半导体产业的前列,如今已跻身40纳米阵营;就应用领域而言,FPGA已从最初的通信领域向各行各业扩展。市场的迅速变化、企业对成本和资金投入的控制以及技术的创新是FPGA产业发展的3大推动力。FPGA的可编程特性使得该器件具有独特的灵活性,可以帮助系统厂商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出产品并实现产业化;随着工艺的进步,ASIC产品所需的NRE(一次性工程)成本越来越高,受企业研发资金的约束,ASIC在很多市场领域已被FPGA取代。

同时,FPGA厂商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FPGA厂商提供给客户的不仅仅是简单的芯片,而且要包括功能非常强大的IP,还要有非常完善的参考设计,另外,还要为客户提供非常专业的技术支持。该方案基于Actel公司独特的具备模拟功能的FusionFPGA,整个方案无需重新编程,在明显提高整体电源管理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工程师的工作效率。

不过,FPGA在应用中的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即便是来自FPGA企业的人士也承认,如果仅就单个芯片的成本而言,FPGA是不占优势的,这就不利于其在大规模应用中的推广;此外,功耗问题也是制约FPGA产业快速成长的一个因素。

全球主流半导体厂商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竞争早已是刺刀见红,而在该领域,FPGA还是一个新兵。张宇清表示,FPGA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应用的瓶颈在于成本和功耗,如果跟ASIC比拼的话,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尽管这种差距在不断缩小;另外,在消费电子领域,FPGA和ASIC都还要面对ASSP的挑战。

基于FPGA的设计能帮助终端产品缩短上市时间,这使得FPGA在消费电子领域有更多的应用。据张宇清介绍,在LCDTV领域,一些日本和韩国厂商在推出40英寸以上的LCDTV的时候,其第一代产品往往是用FPGA来做主芯片的。利用FPGA的可编程特性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降低库存,系统厂商用同样的PCB,可以支持全世界不同的市场需求和功能,每一次配置都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FPGA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其最重要的优点体现在一个“快”字。他表示,随着市场的细分,终端企业要保持较高的毛利率就必须尽快地抢占市场,否则就会面临破产。而FPGA具有开发周期短的特点,这对于终端企业而言是很有吸引力的。

对于FPGA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高君效强调的另外两个字是“服务”。服务在消费电子市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FPGA厂商不仅要帮助客户快速推出产品、推出方案,也要帮助客户的客户考虑问题,让客户的客户觉得生产比较方便、灵活而且实用;另外,FPGA厂商也应该想办法帮助那些设计能力不是很强的客户,让他们快速地定位自己的终端产品,并且能够快速地发现产品的问题所在,同时提出维修的建议。这样,FPGA产品就会在竞争的天平中获得更重的砝码。

通信领域一向是FPGA应用的主战场,曾经占FPGA整体市场份额的80%以上;随着FPGA应用领域的扩展,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50%左右。可见,通信领域是FPGA主流企业的必争之地。事实上,对通信设备厂商而言,他们的选择不仅仅是FPGA,ASIC和通用的CPU/DSP也是颇有竞争力的选项。在通信设备中,这3种产品的使用量基本是接近的,在不同的需求中各有侧重。

与ASIC相比,FPGA的开发周期非常短,非常适合需要快速推向市场的产品;跟通用CPU和DSP相比,在需要高带宽数据处理的领域,FPGA更能体现它的优势。在通信领域,协议标准的演进趋势对FPGA也比较有利。“一般来说,在协议标准演进前期,协议变化非常剧烈,通信设备厂商会倾向于选择FPGA;到协议标准演进后期,协议相对比较稳定,就会采用ASIC。”陈月峰在演讲中表示,“现在的趋势越来越趋向于多标准演进,无论是无线通信还是有线通信,单一制式和单一标准的演进都已经基本不存在了,所有都是多标准演进。

在通信领域,FPGA的应用也面临不少威胁,多核DSP/CPU的应用就是一个有力的挑战者。据陈月峰介绍,目前TI、飞思卡尔等公司在多核DSP里集成了很多硬件加速单元,同时其DSP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这种趋势使得通信厂商可以把一些核心功能放到DSP中去处理,只把一些高速数据传输的功能用FPGA来实现,FPGA在通信核心功能的应用市场缩小,而被挤压的部分恰好是中高端FPGA产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