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大家喜爱的电容触控究竟好在哪

触控感测

202人已加入

描述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触控技术就初现峥嵘,从只有高帅富才能玩得起的PDA,到如今几乎人手一部的触控手机,可以说触控改变了近30年来人机交互的方式,从按键摇杆转变为轻轻点击,触控也悄然从电阻过渡到了电容,如今电容触控技术风头正盛,电容屏的产值占整个触控行业的80%左右,“电容”成为触控技术的代表词汇,不过“电容”并非是触控技术的全部,为何苹果等一线厂商独爱这一种技术呢?

如果说仅仅为了实现触控的效果,厂商的选择还是很多的,目前主流的触控技术包括电阻触控技术,电容触控技术,光学触控技术,表面声波触控技术,以及电磁感应技术。这几种技术采用不同原理,但是都实现了触控的效果。其中光学和声波、电磁触控的研究开展的都比较早,但是由于技术限制,如今发展的并不好,只能算是非主流。电容崛起则是近5年的事情,当初苹果第一代iPhone出现时,电阻触控技术一统天下,所以电阻触控和电容触控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主要谈的两种触控技术。

电阻触控为何式微,我们稍后将会详谈。有意思的是电容触控内部的斗争也是非常的激烈,最开始的外挂模式如今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手机领域,更加轻薄的电容触控技术成为了主流,无论是OGS(单片触控)还是In-Cell(内嵌触控)触控技术,都极大的缩减了触控设备的厚度,挑战了主流的外挂触控技术,不过轻薄式触控还处于发展的阶段,虽然iPhone 5s采用了In-Cell技术,但是上市时关于触控的诸多争议,也显示出轻薄触控还不完全成熟。

如果我们只把眼光锁定在电容触控的内斗中,仿佛看到了触控行业的鸟语花香,新技术层出不穷,应用也是一片大好,其实触控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新进入的厂商太多,原本的触控厂商需要面临价格战的压力,上下游的不停整合,也使得原本是合作关系的上下游触控厂商感到无奈,并且面板厂商也是开始杀入这个市场,将触控市场变成了红海,如何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成为了行业性的问题。

斗争如此激烈,触控厂商将目光投向了大屏触控市场,2014年触控笔记本,和触控显示器都是会出现一个不错的整张态势,其原因就在于触控厂商已经不能满足于手机等小屏幕设备的市场,开拓大屏触控将是一个趋势。综上所述,本文不仅仅是技术的解惑答疑,也是行业的透视分析,触控风潮将会继续,电容触控一枝独秀,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呢?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起来讨论一下。

曾经电阻触控一统天下,从手机到汽车,从医学到工业,电阻触控可谓出尽了风头,如今在电容触控的压力下,我们已经很难见到电阻触控的产品了,电阻触控究竟败在哪里呢?

曾经使用过电阻触控手机的朋友,肯定都还记得自己用力划过屏幕的使用感受,有的朋友甚至用指甲不停“划”动屏幕,这样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触控的效果,主要是因为电阻触控是利用电压实现触控计算的,最常见的就是四线模式,屏幕上两层透明金属层工作时每层均增加5V恒定电压:一个竖直方向,一个水平方向,总共需四根电缆,当物体按压上去后,可以根据电压反应算出触控的位置。

电阻屏的优势:1、屏幕不受灰尘、水汽和油污的影响,可以在较低或较高温度的环境下使用。2、电阻式触控屏使用的是压力感应,可以用任何物体来触摸,即便是带着手套也可以操作,并可以用来进行手写识别。

电阻屏的劣势:1、电阻式触控面板容易损坏,无法用到公用产品之上。2、电阻式的最好准确率只能到98.5%,电容式面板则以电流驱动,准确率则可达到99%。3、反应时间不够短,很多应用无法使用(比如画图)。

电阻触控最大的劣势就不灵敏的触感,最终它败给了电容触控,但是更加“皮实”的优势,也使得电阻触控技术在工业以及汽车等领域,还具有一定的市场,但随着电容触控的不断发展,这些仅有的和市场也在被逐步蚕食,比如汽车市场宣布2014年以后,将逐步换装电容触控屏幕,这对已经奄奄一息的电阻触控市场来说,自然是个噩耗了。 

电容触控架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是以ITO玻璃为主体,在ITO玻璃的四角放电,在表面形成一个均匀的电场,当可以导电的物体,例如像是人的手指,吸走一点微量的电流,后面的控制器则会算出电流被吸走的比例而算出X轴和Y轴,由于电流的敏感度要大大高于电压,所以电容触控的最大优势就是感触灵敏了。如今电容触控开枝散叶,不仅应用在手机上,平板,笔记本,显示器都是出现了电容触控的产品,这自然和电容触控的优势分不开:

电容屏优势:1、触感灵敏,了解电容触控感应电流的技术原理,就非常好明白了。2、耐高温,电容式在高温的容忍度比电阻式还高20摄氏度,这样更适合应用在较易发热的设备之上,比如智能手机。3、电阻屏的材料不能适合紫外线,不适合在户外长期使用。电容式并不怕紫外线,加上高温操作的优势,更适合在户外接受太阳的风吹日晒。

电容屏劣势:1、触控限制多(戴手套不行,隔绝手指无法吸走电流)。2、透光率不好,眩光问题一直解决不,虽然有厂商采用“半透半反”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效果依旧不完美。

综合来说,电容触控之所以可以完美取代电阻触控,技术上优势不能忽略,其触控感觉更灵敏,对于注重体验的人机交互来说,这个优势足以说明一切。当然电容触控成本也并不高,也是可以快速普及的关键之处,其他诸如耐高温,体积更轻薄以及不怕紫外线等优势,都算是锦上添花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