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板的定义及它在设计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集成电路板是集成电路的载体,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港台称之为积体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这样,整个电路的体积大大缩小,且引出线和焊接点的数目也大为减少,从而使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集成电路板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它不仅在工、民用电子设备如收录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军事、通讯、遥控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比晶体管可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大大提高。

集成电路设计上的特点:

(1)制作不同集成电路的区别是什么

在焊制分立元器件电路时,是按照电路图把各种元器件一个个焊接到电路板上,连成整个电路。集成电路的情况与此不同,不管电路的形式怎样不同,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是数字的还是模拟的,制作集成电路的工艺过程都是基本相同的。制作不同电路形式集成电路的区别,只是在几次光刻时所使用的一套光刻掩模版图形不同。

(2)多用晶体管,少用电阻电容

集成电路的芯片合格率和电路或电路中元器件占用的硅片面积大小有直接关系。元器件图形占用硅片面积大,硅片材料上存在的缺陷就可能多些,造成沾污和造成工艺缺陷的可能性就大些,所以集成电路芯片图形占用硅片面积越大,合格率就越低。集成电路中高电阻、大电容会占用较大面积硅片,这不仅使集成度减小,而且降低了合格率,所以设计集成电路时应尽量少用高电阻、大电容。集成电路中制造晶体管所占用的硅片面积比较小,而多造几只晶体管在工艺上并不增加困难,所以集成电路中宁愿多用些半导体三极管、二极管,而要尽量少用电阻、电容。

(3)利用元器件的对称性,降低对元器件精度的要求

推荐阅读:http://www.elecfans.com/d/855142.htm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