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到底可以干什么

区块链

576人已加入

描述

根据《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中的定义,区块链(Blockchain)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

区块链技术围绕媒体信源认证、公民新闻审核、数字版权保护、付费内容订阅、传播效果统计、用户隐私保护、数字资产管理等一系列应用,为媒体深度融合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具体来说,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传统的媒体业态,并在业务流程、组织机构、治理体系和商业模式等方面引发新一轮变革。

组织结构

在业务流程上,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不可篡改的数字签名、可信时间戳,为新闻作品提供跨平台的版权交易和数据增值服务。构建全网侵权监测系统、电子证据保全系统,最大限度地识别侵权行为;构建海量、共享、可信度高的媒体融合内容数据库,使新闻作品实现多个媒体平台一键发布;构建新闻作品智能化推荐平台,精确匹配用户需求,灵活调整内容框架和实现形式,便于用户进行分享和快捷支付;构建版权自助交易平台,使记者、通讯员和自媒体撰稿人最大限度地享受到作品的版权收益。

组织结构

在组织结构上,表现为“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将有效推动媒体角色转换和职能转变,促进传媒组织结构扁平化,从而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依托区块链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虚拟编辑部,实现跨区域的信息传递,破除条块分割管理对媒体融合业务拓展的阻碍;通过区块链数字认证搭建社群媒体平台,实现从“UGC”(用户生产内容)到“PGC”(专业生产内容)的转变,降低新闻线索搜寻成本和新闻采编成本;在媒体私有区块链网络上实现新闻线索协同记录、新闻线索共同分享和采编前后方实时沟通,建设全程透明的“流水线”工作协同平台;依托区块链“代币”机制建立新闻众筹平台,让记者直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公众的需求生产新闻。

治理体系

在治理体系上,区块链技术基于信任机制,可简化程序,降低媒体管控的制度性成本。当前,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微信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互联网新闻服务形式不断增多,带来了一系列管控难题。

政府部门可借助区块链技术,给每一个合法的媒体注册唯一的数字身份,通过共同维护的账本来记录该数字身份的所有信息,实现新闻发布资质验证;由AI(人工智能)自动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对申报自媒体平台的团体和个人审核评分,核定其信任积分;邀请区块链网络上所有用户参与评分,通过一定的算法对各类媒体信任积分进行动态管理;定期将信任积分向全网公布,使信任积分成为衡量媒体公信指数的重要评价标准,提高其违规成本;通过智能化合约,使信任积分低于阈值的自媒体账号直接关停。区块链技术将推动新媒体治理体系从建立中央信任机制或者双边互信机制,转变为建立全社会共信机制。

商业模式

在商业模式上,区块链技术通过数字身份认证和“声誉管理”系统推动共享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借助区块链技术,用户能根据可追溯、无虚假的历史交易记录,来了解交易另一方的信用信息,评估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这使得删除负面评价、雇佣“水军”刷好评、抹黑竞争对手等操作难以实施。

媒体平台可借助区块链技术聚合用户ID、支付信息、过往交易记录,建立一个抗干扰的评价生态系统。媒体平台还可以借助区块链技术打造一批区块链应用场景,培育一批区块链创新企业,形成一批可推广的商业模式,使媒体自身成为资源聚集的平台、服务增值的平台、需求对接的平台、工作协同的平台,引导建设众创、众筹、众包、众扶、众享的共享经济生态圈。

前段时间比特币飞涨,区块链的热度又热了起来,问我区块链的同学也多了起来。其实每一年都有属于自己的年度技术。从15年底的VR、16年的直播、短视频、17年的人工智能,到现在的5G和区块链,几乎都成了热门的考题。(喻老师今年写了和这个相关的论文,这也是风向标!)不过话虽如此,区块链这个概念仍然不好解释。相信许多同学对区块链的认识还简单等同于比特币,那么这里就简单谈一下,区块链究竟有什么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有一个中介机构帮助我们来处理许多事情。对于商业来说,是代理商,对于信息来说,是媒体。为什么需要中介?因为我们相信固定的中介身上的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易,没有任何社会行为。但另一方面,这个掌握信息中介的人有时却会辜负我们的信任,比如商业上它会加价,卖给我们不好但有回扣的商品;如果是媒体的话,它会通过把关体现它的倾向,等等。、

区块链最大的意义,在于将本来由特定机构背书的信用给分散开来了。区块链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全网记录,不是中介,而是全网所有的节点都会记录你的动作。(但只有有私钥的人可以查询)这样,就免除了中介作假,把关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任何内容也好,产品也好,都可以找到它的源头。

除此之外,区块链还有一种引人瞩目的技术: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什么呢?你可以理解为一种自动执行的程序,如果两个人达成某种条件,根据智能合约他们的交易就会自动履行(这个交易已经事先有约定)。这个交易的媒介,就是区块链代币,代币可以用来购买服务,也相当于你在社区中的投票权和话语权。

我们来看看这几个放在媒体里意味着什么:首先,内容生产溯源,可以说能够帮助解决互联网最令人头疼的两个问题:版权侵犯、内容失实。根据区块链记录,某篇文章是谁生产,由谁转发,去了哪里,一目了然。造谣者会很快被找到源头,而原创者也能够得到奖励。第二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也有两个好处,一是作者的内容不会再遭到他不知情的审查或修改,保障了个人的创作自由;二是对于平台来说,因为去中心化不经过平台,所以平台也不能借此收集用户的数据和隐私(比如阅读偏好)。最后结合智能合约技术,可以使得产生一种自动机制,比如国外的STEEMit,就是根据用户文章的点赞和评论数,由系统自动分配代币奖励,规则公开透明。

既然这么好,那么这技术有什么弊端呢?目前区块链最大的弊端,其实上就是去中心化这把双刃剑。作者内容不经过媒体,不过审查直接到达受众,一方面是自由,但另一方面,却给黑色内容提供了空间:既然没有审查,也无法干预,也许会有人生产一些专门针对儿童色情、暴力虐杀、极端主义的内容给特定受众获得代币。其次是内容溯源虽然说起来容易,但抄袭、造谣很多是通过“二次生产”而非直接转发进行的。三是区块链技术本身目前还处于发展期,最大的问题在于性能瓶颈无法支持高频的内容浏览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将会给未来媒介,造成巨大的改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