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的发展需瞄准临床应用领域

医疗电子

422人已加入

描述

国产医疗器械行业想要取得进一步的突破,需要医疗器械技术上的创新,取得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但是医疗器械创新需要注意跟临床需求相结合,要有的放矢,必须瞄准“临床应用”这个靶心用力。

近来,有很多企业纷纷开始进行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研发,通过软硬件结合,将医疗器械与数据储存、处理、传输功能,通过这些技术让智能医疗器械与医疗场景相匹配,从而进一步开拓应用范围,添加符合用户需求的功能。对于医疗器械创新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提高性能,增加功能等,而是更加直面临床需求。

与单纯的进行医疗器械研发不同,医疗器械的创新研发不能漫无目的地天马行空,必须要聚焦市场的真正需求,明白患者和医疗人员对于医疗器械的需求,这样才能从需求出发,攻克技术难题,每一步才能走得更稳。

以历史为基础,医疗器械创新属于绝对的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产业普遍应该遵循“顶天立地”模式。“顶天”指的是对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立地”指的是技术产品要实现大面积的推广和落地。“顶天”的目的就是为了“落地”,所以不能本末倒置。医疗器械研发团队和生产厂家应该从临床着手,获取一线临床工作人员和患者的需求,从而确定技术前进的方向。一项新的医疗器械产品诞生的过程中就包括临床验证这个环节,如果等到产品研发成功再在临床验证上受阻,对于企业来说就损失太大了。

医疗器械技术上的创新和前进总的来说还是属于大科学工程中的一部分,对于科学研究来说,市场和用户的需求是科研的动力来源。而科研成果的落地则是科研能够继续进行的保障。在我国有很多这类的成功案例,比如国产大客机的诞生,就是通过对国产科技技术研发水平和市场需求相结合,先设定了整体目标,然后在针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克。

在医疗器械创新领域,不管是政府还是行业,都一直在寻求独立自主知识产品的研发和占有。创新不足也是我国各行业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技术创新的方向与应用需求的不符合也有可能是其中之一。

以目前的医疗器械技术总体水平来看,未来医疗器械技术能够突破的主要方向就是跟人工智能的结合,所以科研团队在进行相关研发的时候,一定要先确定技术是否能够应用到医疗场景中,能否落地,这是关键性问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