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近日,朋友圈内身居上海的小伙伴已炸锅,时刻在发出疑问“这属于什么垃圾?”
7月1日,酝酿已久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终于在我国被纳入法治框架。也正是这项号称史上最严格法规把魔都人民“逼疯”的!
根据最新规定,个人混合投放垃圾,处罚50元以上200元以下。如果是单位没按规定垃圾分类,最高罚款5万元。从试行开始,被垃圾分类支配的上海市民,衣食住行都围绕“垃圾”展开。
而垃圾分类见成效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德国用了四十年,日本则花了二十余年。在日本,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公司家庭,都需要进行垃圾分类,可谓是目前垃圾分类执行最严格的国家。日本法律明文规定:乱丢弃废弃物者最多可被处五年有期徒刑。
还在看上海市民笑话的小伙伴,也别高兴太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垃圾分类目标已经明确: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包括北京、天津、广州、深圳、重庆、石家庄、太原、西安等,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看来,垃圾分类的烦恼谁也跑不掉。
那么,到底该如何辨别垃圾类别?可回收垃圾、干垃圾、湿垃圾等概念已被强势科普
网络上还流传这样的魔性记忆法:
“凡是猪能吃的叫湿垃圾,猪吃了要死的叫有害垃圾,猪都不要吃的是干垃圾。..。..多考虑猪的感受,垃圾就能分对了。”
不禁感叹,大家因为垃圾分类把聪明才智发挥到极限。甚至,某宝上的分类垃圾桶、垃圾处理器等也被抢购脱销。其中,不得不提的是物联网技术,它在垃圾分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让垃圾分类变得更加智能。
在垃圾分类系统中,物联网产业也在悄悄发挥着作用。物联网的应用,使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能对各种垃圾进行精准分类、分析、跟踪以及处理等。
上海部分小区通过引入物联网、智能监控等技术方式,来引导居民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提升垃圾分类的执行效率。深圳的众多小区也引进了物联网+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不仅解决前端分类问题,后端数据分析、跟踪等问题也得以解决。
以深圳某住宅小区的物联网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为例,小区居民只需下载相关APP,在垃圾回收处上方扫描二维码进行身份识别,智能回收箱就会自动开启窗口,居民向窗口内分类投入,完成垃圾分类投递。并且,智能回收箱将自动对垃圾称重、计算积分,根据不同废品的市场回收价格计算返还金额。而对于不会操作手机APP的人群,例如老人和幼年,则使用相应的IC卡来接触识别区,同样能完成身份识别,实现垃圾分类及积分。
整个过程,集成了身份识别、信息屏幕、红外端口扫描、NFC识别、智能监控、GPS定位、NB-IoT通信网络等物联网相关技术。同时,该系统后端采用云端数据平台。工作人员可以进入平台查询,垃圾是否被正确分类投放、回收设备是否满载,以及运收车辆线路可以得到实时监控。
满载的垃圾箱将自动发出警报提醒收运车来回收,自动形成决策图表,对居民的投放正确率和参与率进行分析,并对回收物品的销售情况追踪和统计。
采用物联网垃圾分类回收机后,居民不仅拥有了更加明确的垃圾分类意识,打造了更加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同时,云平台也为政府制定生活垃圾减量目标和方案提供了数据支持和依据。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