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联网快速发展,医疗保健行业正经历一场大变革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人已经开始依赖于医疗物联网设备。过去需要持续护理的人现在可以呆在自己舒适的家中,而医疗专业人员则可以远程监控他们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这些设备及其帮助治疗疾病的10个例子,以及生产这些设备的公司:

苹果手表和帕金森病

苹果,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已经将运动障碍API引入苹果手表。这意味着手表现在可以留意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

可穿戴物品是物联网吗?嗯,它们连接到互联网,并且与其他设备共享数据,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智能手表在医疗保健中的正确使用有助于早期发现退行性疾病。

谷歌智能隐形眼镜与糖尿病

信不信由你,如今连一些隐形眼镜都连上了互联网。智能隐形眼镜的概念是乐观的,这项新的医疗技术旨在测量泪液葡萄糖水平,使糖尿病患者能够跟踪血糖水平。谷歌与诺华公司合作进行该项目,但建议的葡萄糖监测方法很快被研究人员抛弃,因为它不可信。

此后,该公司改变了智能镜片的用途,以治疗眼睛缺陷,如远视和白内障。

总部位于瑞士的Sensimed公司正在进行一个类似的项目:通过自动监测眼球的变化来预防青光眼。

Proteus数字健康可摄取传感器与高血压、糖尿病和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发现,大约一半的处方药物没有遵照医生的指示服用,而Proteus 数字健康公司一直在努力降低这一数字。该公司正试图通过生产溶于胃中的药丸并向外部传感器发送微弱信号来实现这一目标。然后,这些信息会发被送到用户的移动应用上,确认他们遵循了医生的服药指示。

这是物联网医疗设备清单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项目之一,因为这些传感器可以帮助各种患者,从高血压或2型糖尿病患者到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人,每个人都会受益。

Cycore和癌症

Cycore系统于2018年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发布,它包括一个支持蓝牙的体重计、一个血压监测仪和一个跟踪患者症状的应用程序,以收集数据并向医生发送每日报告,医生可根据需要更改治疗方案。

该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识别和解决新出现的副作用,有助于简化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护理管理,并减轻治疗负担。

连续血糖监测仪(CGMS)与糖尿病

自1999年以来,智能连续血糖监测器((CGMs))在美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像Eversense和FreeStyle Libre这样的设备可以跟踪佩戴者的血糖水平,并将它们传输到智能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或手表。然后,这些设备可以监测血糖的峰值和下降,并相应地施用药物。

这些类型的远程患者监护设备对照顾患有糖尿病儿童和/或老年患者的人非常有帮助。

胰岛素笔与糖尿病

通过使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新型胰岛素笔会记录每次给药时间、使用的胰岛素类型和注射的胰岛素剂量。这些数据有助于医生确定未来使用的参数,从而提高治疗的整体效果。

最受欢迎的智能胰岛素笔设备包括gocap、inpen、clipsulin和novopen等产品。

智能吸入器和哮喘

智能吸入器与用于糖尿病管理的智能设备有很多共同之处。这两种方法都能让患者更深入地了解病情,更好地控制症状,并从治疗中获得更好的结果。

Propeller Health是美国最大的智能吸入器技术开发商之一。这家公司不生产吸入器,而是生产附着在吸入器上的传感器。传感器连接到用户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并跟踪吸入器的使用情况。智能吸入器已被证明可以通过帮助患者遵守医嘱来改善患者对该设备的使用。

智能哮喘监测仪与哮喘

ADAMM智能哮喘监测仪,一种智能可穿戴设备,可以监测和监控哮喘发作。它的主要目的是识别哮喘发作的早期症状,并在事情变得严重之前给佩戴者一个准备应对的机会。该设备振动以通知佩戴者,也可以同时向其他人发送通知。

除了早期发现哮喘发作之外,ADAMM还像其他智能吸入器一样跟踪吸入器的使用情况。

蓝牙凝血系统

2016年,市场上出现了第一款适用于容易出现凝血障碍患者的智能设备。罗氏研发了一种设备,允许患者自行进行检测,以确定他们是否有中风或出血的风险。

像该列表中的其他设备一样,罗氏系统也将数据传输给患者的医疗机构,从而减少了到医院就诊的需求。

智能药丸与胃肠疾病

由Medtronic公司开发的智能药丸是一种可摄入的智能胶囊,可以测量血压、酸度、温度和通过人的消化道的转运时间。利用这些数据,该系统会对胃肠道功能进行评估,并能提供如胃排空时间和压力模式这样的诊断信息。(来源:物联之家iothome)

该药丸用于测试和治疗患有慢性便秘、特发性和糖尿病胃轻瘫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

总结

总之,医疗物联网将提供多种服务,比如慢性疾病的长期治疗、预防和早期检测等。随着物联网在医疗保健行业的快速发展,医疗保健行业即将经历一场我们从未见过的变革,我们都注定要因此而得到更好的护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