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放大器电路
射极跟随器(又称射极输出器,简称射随器或跟随器)是一种共集接法的电路见下图,它从基极输入信号,从射极输出信号。它具有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相位相同的特点
根据“射极跟随器”的特点,其广泛地应用在多级放大器的输入级、输出级和中间级。
1、作输出级使用
移相式振荡器的原理电路,输出的三极管T2是射极跟随器。如果不接入T2,而让T1直接带载,则当振荡器接入负载时,负载的参数将会影响选频网络的参数,使电路的工作状态受到影响。
因此,在电路的输出端接入T2,使振荡选频电路和负载支路相隔离,二者互不干扰,电路能够正常工作。
2、作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级
T1、T2、R4、R5、R6、R7、C4组成带自举电路的射极输出器,且T1、T2组成了达林顿复合管。这样,图中电路的输入电阻很大,从而在测量时对被测电路的影响较小,提高了测量精度。图中的D10是作为保护二极管,利用二极管的钳位作用,防止在测量时输入电压过高而毁坏晶体管。
3、作中间级使用
T2处于射极跟随状态,其将输入级T1和输出级T3相互隔开,减弱了T1和T3的相互影响,并且由于T2具有的电压跟随特性,使得T2的加入对电路的工作状态没有影响。因此,此时T2所起的作用是缓冲、隔离前后级的相互干扰,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
一、射随器的主要指标及其计算
一、输入阻抗
从上图(b)电路中,从1、1`端往右边看的输入阻抗为:Ri=Ui/Ib=rbe+(1+β)ReL
式中:ReL=Re//RL,rbe是晶体管的输入电阻,对低频小功率管其值为:rbe=300+(1+β)(26毫伏)/(Ie毫伏)
在上图(b)电路中,若从b、b’端往右看的输入阻抗为Ri=Ui/Ii=Rb//Rio.由上式可见,射随器的输入阻抗要比一般共射极电路的输入阻抗rbe高(1+β)倍。
2、输出阻抗
将Es=0,从上图(C)的e、e‘往式看的输出阻抗为:Ro=Uo/Ui=(rbe+Rsb)/(1+β),式中Rs=Rs//Rb, 若从输出端0、0’往左看的输出阻抗为Ro=Ro//Reo
3、电压放大倍数
根据上图(b)等效电路求得:Kv=Uo/Ui=(1+β)Rel/[Rbe+(1+β)Rel], 式中:Rel=Re//RL,当(1+β)Rel》》rbe时,Kv=1,通常Kv《1.
4、电流放大倍数
根据上图(b)等效电路求得:KI=Io/Ii=(1+β)RsbRe/(Rsb+Ri)(Re+RL)
式中:Rsb=Rs//Rb,Ri=rbc+(1+β)Relo 通常,射随器具有电流和功率放大作用。
二、射随器的实用电路
下图是高频放大器使用的一种电路,由同轴电缆把信号输出,电缆的特性阻抗一般为50欧或70欧,所以要通过跟随器BG2实现阻抗变换。
图2是一种自举式的跟随器,它的特点是:
1、自举
由于R3的下端电位随上端电位升曾而升高,故称为自兴举,自举作用使R3两端的交流压降为零。所以对交流来说,R3相当于开路,从而避免了偏置电路降低了输入阻抗的缺陷。
2、输入阻抗高
为了尽量地提高晶体管有效的输入阻抗,采用BG1和BG2组成复合管电路,这时β=β1β2,使总的输入阻抗大大提高。因为输入阻抗Ri=Rbe+(1+β)Reo 本电路的输入阻抗为2兆欧,
图3是串接式的跟随器,其特点是:(1)类似图2一样,R4两端交流电压具有自举作用;(2)BG2采用共基接法,使Ic2具有恒流作用,A、B两点交流阻抗RAB大大也提高,从而提高了跟随器的输入阻抗。
图4是互补式的跟随器,电路的特点是:
(1)由于两只三极管轮流供给负载电流,所以每只管的功耗只为输出功率的(12-20)%左右,效率较高;
(2)两只三极管都从射极输出,其输出阻抗基本上一样,所以输出波形正、负半波对称;
(3)由于输入信号通过BG3或BG4耦合至三极管的基极,所以,对交、直流信号都可跟随。其跟随范围约为±5伏
如图所示为稳压二极管的常见应用,由于这种二极管需要一定的电流,所以需满足关系式:(Vin-Vout)/R》Idmax,
二极管所损耗的功率为:Pd={(Vin-Vout)/R-Iout}*Vd。记得考虑最差的条件需要,Vin(max),R、Iout(min),2点说明:
1,、Vout是不可调整的,或设置到某一个精确值。
2、对于负载电流变化较大的场合,有必要使用一个功率较大的稳压二极管,已应付负载电流较小的情况。
下图为射极跟随器隔离稳压二极管,此处的设计跟随器作为隔离作用,使稳压二极管的电流与负载点电流无关,而晶体管的基极电流也是很小的,通过集电极的电阻Rc可以调节稳压二极管的功耗,同时Rc也保护晶体管,仿止输出瞬间短路损坏晶体管。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