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迄今为止,我国居民的身体健康隐患形势极其严峻。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女性最常见的乳腺癌症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21.6例,中国高血压患者有3.3亿,相当于每4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
伴随着人口随时间推移逐步老年化,每年新增的帕金森病患者数达10万人以上。如今随着人们的饮食和外界环境的改变,这对人们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多。
这些疾病和威胁也在不断地被人们发现和关注,各种医疗健康设备也不断进入大众视野。
在此背景下,可穿戴医疗设备的需求也在扩张。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为185.5亿元,2017年市场规模已增长至264.2亿元。这其中人们会发现可穿戴医疗设备领域逐步有燎原之势。
近两年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逐渐扩张,而可穿戴医疗设备火爆的因素是为何?
第一,实时监测
可穿戴医疗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反应人体的生理数据到人们的移动设备上,这些可以作为用户捕捉、判断人体健康的部分依据,为用户提供数据的同时,用户能够实时监测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第二,可穿戴医疗设备能够协助医生给予患者及时的治疗
患者可以通过人体特征数据的变化来及时纠正病理的变化,减少医治次数和避免看急诊以及住院治疗,缓解病床位的紧张。
第三,医疗大数据
可穿戴医疗设备可以采集用户的健康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可供给医疗组织为病人服务,而且还可向不同产业提供,并带动其快速发展。
另外,给医护人员带来便捷的同时,可穿戴医疗设备提供的医疗大数据对其他行业的应用和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例如,WellDoc是一家提供专业化的糖尿病管理的可穿戴医疗设备公司,它还为保险公司提供相关监测数据,并且保险公司愿意为用户提供保障。
再如,CardioNet是一家远程心脏监测服务公司,它们监测的数据可以提供给科研机构用于研发。
总结
可穿戴医疗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能给用户提供了合理化的指导,另外,也可以给医疗组织和不同的行业带来数据支撑。
但就目前而言,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可以说优势和挑战是并存的,其产品还需改善。
伴随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掀起,智能产业化的升温,国内很多企业开始把目标瞄准穿戴医疗设备市场,它们已经成为企业眼中的“香饽饽”。
但俗话说“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前景真的如其所见吗?
从市面上的可穿戴医疗设备产品来看,大部分产品的专业度、精准度以及满足人们需求等方面都存在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检测数据不够准确,体验感差。可穿戴医疗设备为人体健康大数据的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而在数据识别精确度上存在较大难度。
第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可穿戴医疗设备是最贴近人体的实时监测健康数据装置,不仅能收集用户的基本信息,而且还能采集实时的客观生命体信息。
这些有关个人隐私的信息很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一旦用户隐私受到攻击,就有势必威胁到用户的生命健康。
可穿戴医疗设备与用户之间有很强的绑定程度,而黑客容易受利益或竞争对手驱动入侵,那么用户的隐私将会受到极大的挑战。
基于医生参与研发度低,在某种意义上“不见血”的血糖仪、血压计并不靠谱,因为这些设备缺少了准确的科学性,这无疑是可穿戴医疗设备将面临的挑战之一。由此看来,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发展之路还很长。
目前而言,大部分可穿戴医疗健康设备还仅仅只能提供数据监测的功能,而不能执行一些专业的数据采集工作。但在未来,可穿戴医疗设备将可为用户提供诊断、检测、干预一体化的服务,进而为用户提供最便捷的移动医疗场景条件。具体来说,可穿戴医疗设备需要改善的关键在于以下方面。
首先,收集并汇总疾病数据,使监测到的数据更具有科学性。
医用级别可穿戴设备的主要特征是针对某种病种的症状进行检测,并将数据收集,然后与国家鼓励的分级诊疗相结合,并且和与医疗组织展开有效的合作。
不仅医疗级可穿戴设备的检测程序需要被增强,可穿戴医疗设备还需将主要的患者人群入口和数据监测入口掌握,然后强化疾病证据的记录、汇总、整理和分析,使监测的数据更具有有效性、医学性和科学性。
其次,实现数据共享,进一步推动移动医疗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移动医疗平台的发展,未来的医用级可穿戴设备必会推动其云端建设,将数据传上云端,实现共享和互通,那么医生便可远程会诊后提出诊疗建议并开出药方。
若可穿戴医疗设备能实现患者、医生和云端的无缝对接,那么这将会快速推动远程移动医疗的发展。
写在最后
搭建可穿戴医疗大数据的终极意义在于提供医学数据科学支持,使其具有医学价值。现阶段正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医学专业资源的支持,可穿戴医疗设备才缺少真正的医学功能。
要想可穿戴医疗设备具有可医疗性,就需要有强大的医学专家团队的支持,并且植入更多医学原理和技术服务,从而提升其医学应用的价值。
现在来说,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值得期待的是可穿戴医疗设备能否划破阻碍其发展的乌云,冲上云霄呢?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