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驱动77GHz毫米波雷达芯片市场起量 TI的哪些产品方案不容错过

描述

本站原创,作者:章鹰,电子发烧友执行副主编。

根据Yole近期发布的《汽车雷达技术-2018版》报告,尽管2017~2022年全球汽车的年销售量增速缓慢(约3%),但是预计汽车雷达模组的年销售量将飞速增长(约为25%),雷达芯片的年销售量也类似,增速达到22%。

77GHz毫米波雷达方案因为可以比24GHz雷达方案做得更小,已经成为汽车前向探测雷达的主流选择,并逐渐向工业和基础设施应用市场渗透,目前国际主流的供应商TI在这个领域已经耕耘已久,德州仪器(TI)中国区嵌入式产品系统与应用总监蒋宏接受了电子发烧友记者的采访,他对77GHz毫米波雷达芯片市场市场的技术挑战给出了前瞻观点,并就TI在77GHz毫米波雷达芯片市场主力产品和方案优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图:德州仪器(TI)中国区嵌入式产品系统与应用总监蒋宏

随着智能驾驶的普及,整车对于毫米波雷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TI作为77GHz毫米波雷达芯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贵公司对毫米波雷达市场的需求和技术挑战,怎么看?

蒋宏:随着ADAS与智能驾驶的普及,车辆对毫米波雷达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在提高,从功能上,不仅需要探测距离超过200米甚至更远的前向雷达,还需要探测汽车四周的角雷达,近距离的泊车辅助雷达,以及对车厢内部的乘员做体征、手势侦测以及人数探测的微波传感器(雷达)。

汽车对雷达的功能也不仅仅满足对目标进行测速与测距,需要成像(比如高密度的点云数据输出),与其他的传感器(如摄像头)进行传感器融合,从更多的探测维度上更精确地感知环境。这些需求对毫米波雷达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遇,将会在未来几年内促进毫米波雷达的快速发展,TI正在抓住这个机遇。

在77GHz毫米波雷达芯片市场,市场竞争已经全面展开,TI在这个领域提供给客户哪些有竞争力的产品方案,可以介绍一下吗?

蒋宏:TI从2017年起率先推出RFCMOS制成的单芯片毫米波雷达系列产品AWR1243,AWR1443, AWR1642以及AWR1843,这些都是具有极高性价比的产品,为77GHZ 毫米波雷达产品的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高精度、探测距离和雷达基带处理速度商,智能驾驶都对传感器和毫米波雷达提出更高要求,比较竞争对手,TI的77GHz毫米波雷达芯片方案的优势是什么?

蒋宏: 首先,TI的77GHz毫米波雷达芯片是基于RFCMOS工艺,模拟(RF)与数字部分(DSP,MCU等)合为一体,产品的集成度高,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其次,TI的AWR系列产品支持多路MIMO, 支持多片级联方案以及发射信号的相位调制, 在产品规格上优于对手; 同时TI在官网上提供了多种产品的参考设计, 可以使客户更快的熟悉TI的产品架构从而加快产品的开发进程.TI在中国本土也有非常优秀的FAE团队,为客户提供更紧密的系统级支持.

77GHz毫米波雷达之前一直因为价格高昂,推广进度不太理想,TI的77GHz毫米波雷达芯片方案在价格和量产等市场推广进程上,有哪些最新进展?

蒋宏: 在业界未广泛采用RFCMOS工艺之前,77Ghz毫米波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因为当时的方案都是由多片芯片组合而成,包含RF芯片,高速ADC芯片,信号处理芯片以及电源管理芯片等; 第二、同时,PCB板上或者板间的高速信号互联,对于系统设计、PCB Layout、生产成品的良率、产品的检验与测试等等环节都极具挑战,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导致毫米波雷达的最终产品价格高。其实这也是市场呼唤单芯片毫米波雷达诞生的动力。

TI从2017年5月正式向市场推出基于RFCMOS制程的单芯片毫米波雷达方案以来,市场反应非常的好,客户踊跃;到今天为止,AWR1243以及AWR1642毫米波雷达芯片已经进入量产阶段,AWR1843目前处于样片阶段,也会很快进入量产阶段。

L2级别的智能驾驶系统只需要一个长距雷达和2个中短距雷达,未来L3级别的智能驾驶系统需要4-5颗中短距雷达和1颗长距雷达。未来,L3以上的智能驾驶系统,整车可能需要10颗雷达,这对毫米波雷达的价格提出更激进的需求。TI怎样去赢得未来这个市场的商机?

蒋宏:就像我们领先于市场推出RFCMOS单芯片毫米波雷达方案一样,TI在积极地布局这个市场,积极地为用户源源不断提供极具性价比和高可靠性的毫米波雷达芯片,引领产品与技术的创新,并努力降低技术门槛,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

芯片集成度的提高,生产制程良率的提升,开发周期的缩短,再加上BOM成本的降低,会使毫米波雷达的价格迅速的下降,从而在车辆里的装配率会迅速的提升,市场会越来越大,这些都将形成良性的循环;因为我们相信,客户的成功就是TI的成功,我们会和客户一起去共同赢得这个市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