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SEL600F40GM与SEL200600G镜头试用体验 确实更面向于专业人士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随着FE 600mm F4 GM OSS和FE 200-600mm F5.6-6.3 G OSS两款新镜头的发布,索尼也正式拓展了其微单长焦领域镜头群的阵营,其实在外界看来索尼要推出600mm定焦镜头的消息流传已久,而当此次得知索尼夏季新品发布会的地点在广州长隆,其实心里也就多少有所数目了,毕竟长隆的野生动物园就是能够很好发挥长焦性能的最佳场所。众所周知,索尼在长焦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都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XA镜片,线性马达还是独特的镜头结构此次也在两款新镜头上有所体现。

价格方面作为G大师镜头的一员,FE 600mm F4 GM OSS的官方价格为105000元,面向专业领域人士,而FE 200-600mm F5.6-6.3 G OSS的官方价格为14500元,从这个发布的时间点来看,这两款索尼E卡口产品中目前的最长焦段产品,也为明年即将到来的奥运盛会体育摄影带来了不错的选择。在发布会之后,下午也就到了上手体验这两款镜头的时候,此次的体验自然就是在长隆野生动物园两个小时的野生动物体验拍摄。通过一段时间的体验也对两款产品有了一个大致的感悟。

轻量化与性能并重——FE 200-600mm F5.6-6.3 G OSS

在试拍过程中我使用的最多的还是FE 200-600mm F5.6-6.3 G OSS,要说为什么的话就是当时的拍摄,主要是在车内,由于活动的范围受到较大的局限,首先这支200-600mm的镜头仅为2115g的重量完全可以支持我做出更多的调整,最让人意外的是,此次它也加入了内对焦以及内变焦的专业性设计,在变焦的同时镜头前端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在防尘防潮的密封性能上也会做得更好。作为第一支E卡口的600mm超远摄变焦镜头,其内置了光学防抖,具备五枚ED(超低色散)镜片与一枚非球面镜片,车内拍摄由于条件特殊,即使全程手持也并没有明显的负担,在拍摄过程中即使我转接了1.4增倍镜,照片成像质量也没有受到影响,依然锐利清晰。

动物拍摄动态场景的捕捉自然尤为重要,在使用FE 200-600mm F5.6-6.3 G OSS拍摄的过程中,实际感觉对焦性能也足以令人满意,它所配备的DDSSM(直驱超声波马达)对焦系统,提供驱动对焦镜组所需的功率和精度,即使是如上图熊激烈打架的场景也没有出现虚焦的状况,成像效果清晰而且还十分安静。

FE 200-600mm F5.6-6.3 G OSS拍摄样片赏析

实际拍摄过程适应性很强,变焦环的阻尼感也非常舒适到位,整体追焦性能也确实令人满意,在发布会之后的访谈环节也有媒体问到为何这支FE 200-600mm F5.6-6.3 G OSS镜头没有冠以GM的镜头标识,索尼的岸政典先生给出的回答是这样的做法是为了使这支覆盖600mm焦段的变焦镜头能够为更多用户所使用,毕竟14500元的售价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亲民的。

画质色彩成像当之无愧——FE 600mm F4 GM OSS

而要说到整场发布会的重点自然还是这支FE 600mm F4 GM OSS镜头了,此次索尼也在长焦镜头的轻量化上做足了功夫,这支600mm的定焦镜头在重量上仅为3040g,在试拍体验环节也尝试了手持拍摄,关于重量的实际感受让人完全想不到这是一支600mm的定焦镜头,而且采用了索尼的非前端重心设计使得操作更加平稳,手持也可快速灵活实际运用。

当然了作为一支标准的GM镜头自然还是要拿料说话。首先一枚XA(超级非球面)镜片和3枚萤石镜片能够有效减少各种像差,外加上11枚叶片的光圈,成就了这支具有高分辨率和虚化柔美的G大师镜头。在搭配了固件升级之后的A9相机,实现精准AF追踪至F16光圈,试拍过程对焦速度非常惊人,当然这也得益于它的双XD线性马达,具有精确的AF对焦以及非常可靠的追踪对焦。这一点在拍摄野生动物的动态表现就尤为实用了,尽管目前A9相机还无法针对动物的眼部进行对焦,但其搭配的专业性也足以胜任专业的动物摄影等相关题材。

FE 600mm F4 GM OSS镜头拍摄样张赏析

试拍体验下来FE 600mm F4 GM OSS镜头在画质上的表现非常好,无论是中心还是边缘的细节到非常清晰,色彩饱和度较好,焦外虚化的艺术氛围十足。

体验总结

通过整场体验下来,对于FE 600mm F4 GM OSS G大师镜头来说,其轻量化的设计专业性更强的操作体验以及出众的画质表现确实更面向于专业人士,也有理由相信这支镜头在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能够在体育摄影领域大放异彩。而FE 200-600mm F5.6-6.3 G OSS镜头更亲民的价格外加也是索尼首款E卡口的超远摄变焦镜头,相信会为更多摄影爱好人士所青睐,先进的内变焦和内对焦设计也为它增色不少,画质方面也不愧对其G镜头的称号。两款镜头都将在今年八月正式上市,相信这两款意义非凡的远摄镜头也能够为微单长焦镜头领域不断新鲜血液的涌入开一个好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