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动嗅觉替代和感知

描述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詹阳课题组同电子科技大学张岩、薛欣宇课题组合作,构建了一种人工嗅觉受体系统。该系统构建了柔性自驱动柔性器件,基于纳米发电原理和嗅觉受体的功能,实现对不同气体分子的感知和处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no Energy上。

嗅觉在生物体中发挥重要作用,生物体在感受气味的过程中,需要嗅觉受体的参与。在生物体高度发达的嗅觉系统中,进化出可以识别许多种气体分子的嗅觉受体,通过特异性功能作用,对不同的气味进行识别。受到生物体嗅觉系统的启发,研究团队合作设计了一种人工嗅觉系统,在纳米材料的特殊排列位点可以识别不同气体分子。该人工受体基于自驱动纳米材料,通过系统输出的电信号进行设计,当感受外界环境气体分子时,可以对不同的气体分子进行编码,进而进行识别。

自驱动嗅觉替代和感知

科研人员将该人工嗅觉系统在清醒动物模型中进行了验证,通过将受体的输出接入小鼠大脑以及对纳米器件进行形变,团队实现了一种不需要外界供能的自驱动闭环神经信息处理方式。该研究通过神经系统嗅觉系统的启发设计,为嗅觉受体功能替代以及新型神经刺激和脑机接口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广东省科技厅、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等的支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