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柏V20PRO双模版鼠标评测 细节相当优秀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雷柏在2017年底推出V20 PRO,作为一款定位次旗舰的游戏鼠标,V20 PRO采用传统的有线连接模式,高规格的硬件配置为游戏玩家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随着产品供应链的成熟,蓝牙、有线、无线甚至多模式的键鼠产品越来越多。雷柏在2019年推出众多的升级产品,同时带来了连接功能更丰富的V20 PRO双模版,支持有线和无线两种连接模式。

雷柏V20 PRO双模版鼠标开箱

作为曾经的次旗舰产品,第一代的雷柏V20 PRO鼠标采用翻页式的外包装设计,这款升级的双模式的雷柏V20 PRO则采用更加简洁的上抽式设计,拥有更好的实用性。

鼠标包装盒依然采用雷柏经典的黑蓝设计,包装盒的正面依然印有鼠标,同时说明支持有线、无线双模式。

在打开包装盒后,除了雷柏V20 PRO双模版鼠标外,雷柏还提供了一条1.8米长度的连接线、一个2.4G的USB连接器、一个有线/无线连接转换器。

雷柏V20 PRO双模版鼠标外观

雷柏V20 PRO双模版采用对称的“鲨鱼”造型设计 ,磨砂的表面为鼠标带来出色手感,哑光黑结合磨砂表面可有效的减少打油、打滑的情况。鼠标两侧均配有大面积的橡胶蜂窝侧裙,大幅提高鼠标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雷柏V20 PRO双模版保留了位于鼠标尾部两边的拇指托,但笔者在体验的过程中并未能明显的感受到拇指托带来的支撑。鼠标的左侧依然保留了前进键、后退键,轻抬拇指就可以按到前进键,后退键则需要就需要抬起手掌才可以按到。

雷柏V20 PRO双模版鼠标整体泛着银灰色的金属光泽,鼠标左/右键中间的滚轮部分采用金属条装饰,滚轮两侧采用橡胶,同时加入CNC切边工艺,与鼠标的装饰条形成呼应。鼠标的正中有两枚DPI档位切换键,支持用户进行实时调节,更快的在游戏和办公设计中切换。

鼠标的底部搭配四个特氟龙材质脚贴,位于后方“鲨鱼鳍”的脚贴面积更大,能更好的承托放在鼠标上的手掌,带来更好的平衡性,无线开关位于两个鲨鱼鳍正中。鼠标底部无任何可拆卸的配件和配种,一体性也更高。

雷柏V20 PRO双模版鼠标灯效

雷柏V20 PRO双模版一共有5个发光区域,分别是LOGO、左右的灯带、滚轮和底部的鲨嘴。

雷柏V20 PRO支持1680万色的RGB系统,默认幻彩流光模式,用户可以通过雷柏驱动进行调整,雷柏另外提供灯光常量、呼吸模式、关闭灯光等模式。

雷柏V20 PRO双模版鼠标拆解

雷柏V20 PRO双模版鼠标采用来自原相PMW3325光学传感器,左/右键采用华诺2000万次点击寿命的蓝壳白点微动,顶部的DPI调节键则采用了凯华黑壳白点微动,无线方案来自Compx的CX52810,串行存储器则是来自华虹的K24C128。

鼠标所采用的原相PMW3325光学传感器是一款专为游戏开发的产品,原生最高DPI为5000,支持以100DPI为单位进行微调。这款光学传感器的最快响应速度为1ms,支持最高1000Hz和四档可调节的USB回报率。

雷柏在V20 PRO双模版鼠标采用多种微动设计,其中主按键采用华诺的蓝壳白点,最低点击寿命2000万次;DPI调节和滚轮则采用了凯华白点微动;前进/后退键则使用体积更小的微动开关。

雷柏V20 PRO双模版鼠标搭载COMPX的CX52810方案,可支持2.4G无线传输,还可以在10米范围内进行操作。内置一块大容量板载内存,可以在游戏模式下保存鼠标配置文件(宏定义、DPI设置、灯光点亮模式)等,让玩家可以更快速的切换至习惯的操作模式。

雷柏V20 PRO双模版鼠标驱动

雷柏针对V20 PRO双模版鼠标设计了专用的驱动程序,新款的驱动程序拥有简单、便捷的操控模式,对于新手玩家来说非常友好。驱动分为主设置、高级设定、宏定义和灯光四个部分。

驱动中的主设置提供7个主按键的自定义功能, 除了常规的定义外,雷柏还支持三连发、RGB打开/关闭、回报率切换、火力键、组合键/禁用按键和宏定义外,还可选DPI调节和多媒体功能。驱动右下方则是四档最高1000Hz、最低100Hz的USB回报率设置。

高级设置则是5档自定义编程功能,用户可设置不同的DPI速率、鼠标移动速度(最高20G)、滚轮的滚动速度和双击速度。

最后的灯光设置则提供常亮、呼吸、流光和关闭四种模式,用户可在驱动中调节灯光的亮度、灯管变化的速度,还可以自定义单一的颜色,带来更丰富的玩法。

雷柏V20 PRO双模版鼠标总结

设计方面,雷柏V20 PRO双模版鼠标依然延续了有线版本的经典设计,鲨鱼造型、滚轮和DPI键的细节都相当优秀,长短设计的侧键和双防滑颗粒侧裙,都能为游戏玩家带来极致的使用体验;丰富的灯光功能和更多的细节调整,让游戏玩家可以更舒适的进行游戏。

雷柏V20PRO双模版鼠标的推出,契合了当下无线、双模式的潮流趋势,能让玩家更好的在各个设备之间切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