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输入端口防止Inrush电流电路

描述

我们日常生活中总会接触到很多充电设备,如笔记本,拓展坞等,在这些设备中为了保证电源的稳定性会使用比较多的电容,这能够保证设备电源稳定,但同时也会带来问题,如初始上电时,给电容充电,如果电容数量比较多,容值比较大,那么它的inrush Current将会很高,尤其是DC电源入口端,就有可能会出现给几百上千uF电容充电的情况。

那么如何避免inrush current,就是各个设备厂商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简单的方式,找一颗带软启动的芯片,这样inrush current可以限制到很小。我这里不对这一方式就是介绍,因为,只需要看芯片的使用规格即可,没啥好讲的。

所谓的带软启动的芯片,本质是什么呢?它为什么可以消除inrush current呢?如果使用过这类芯片,你就会发现,所谓的软启动,就是开关芯片的输出从0到完全输出是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即“缓慢上电”,在低电压的时候,电容的充电电流会小很多,同时芯片内部的MOSFET阻抗会大很多,有一个限流的作用,然后慢慢的一步一步将开关导通,这样就可以将inrush current消除。

知道了上面的工作原理,那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一个外部的MOSFET就可以实现消除inrush current呢?这样的成本肯定会低于专门采购一颗带软启动的芯片的。

我们以PMOSFET为例,如果我们让PMOSFET的Vgs电压缓慢上升,直至达到MOSFET的导通阈值Vth,是不是就可以实现消除inrush current了呢?如下图所示:

PMOSFET

其中,假定C1 1000uF作为负载电容,如果不做任何处理,对1000uF的电容充电,那么inrush current还是会比较大的。上图中,Q1和Q2是PMOSFET,作为路径的导通,如果将图中C2容值调大,即Q1和Q2的Vgs上升就会比较缓慢,这个时候,负载端的电压上升就会变缓慢,同时,Q1和Q2的的放大区时间延长,在放大区较大的阻抗会进行限流,进而消除inrush current。

那么,上面的电路有没有缺点呢?当然会有,C2电容选取越大,Q1和Q2处于放大区的时间越久,MOSFET发热量会越大,这个时候就会很容易将MOSFET烧掉。因此,C2的电容值也不能太大,需要选取一个中间值。这个中间值的选取将是一个比较大的麻烦,而且MOSFET的不一样,会导致C2的不一样,而且,很有可能没有一个比较理想的中间值。

我们继续对上面的电流进行改进,如果在MOSFET工作在放大区的时候,我们引入另外一路供电路径,对电容进行预充,那是不是就可以减小MOSFET的压力,这样C2电容的选取就更加容易方便了呢?如下图所示:

PMOSFET

上图中,利用PNP三极管或者小的PMOSFET管来格外增加了供电路径2,当输入电源接上,C2电容充电过程中,路径2的PNP或者PMOSFET会先一步导通,此时,R5,R6,R7会对充电电流进行限流,保证预充电流不会超出规格范围。C2充电过程中,MOSFET的阻抗会比较大,充电电流会预先通过路径2,这样,Q1和Q2的发热会有明显降低,进而保护Q1和Q2不被损坏,相应的C2的选值范围可以大一些。

以上就是消除inrush current的电路。当然,这个电路也有一定的缺点,如会增加待机功耗,PCB的面积会增加,等等。

我这里只是提供一个最基础的思路,如待机功耗的增加,可以通过MCU的GPIO pin在起电之后,将路径2关掉等,可以一定程度进一步优化该电路。我这里不做更多的拓展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