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子连接悬浮在真空中的纳米粒子,并控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描述

文本介绍了用光子连接悬浮在真空中的纳米粒子,并控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实验。这展示了一种在宏观尺度上实现量子纠缠和量子信息传输的可能性。  

在真空中悬浮纳米粒子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把纳米粒子悬浮在真空中呢?其实,这是为了探索量子物理在宏观尺度上的奇妙现象。这些现象在微观世界中很常见,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难观察到,因为宏观物体受到了太多的环境干扰,比如热噪声、气体分子的碰撞和电磁场的波动等等。这些干扰会导致宏观物体的量子态很快地失去相干性,而变成一个确定的经典态。这个过程叫做量子退相干,它是量子物理和经典物理之间的一个重要的区别。

那么,如果我们想要观察宏观物体的量子行为,我们就需要尽可能地减少这些干扰,让它们保持在一个纯的量子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把纳米粒子悬浮在真空中的原因。首先,纳米粒子的质量很小,所以它们的量子波长很长,这意味着它们更容易表现出量子效应。其次,真空中没有气体分子,所以纳米粒子不会受到碰撞的影响,也就减少了热噪声。最后,我们可以用激光束来捕获和操纵纳米粒子,这样我们就可以控制它们的位置和速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都是为了让纳米粒子保持在一个低温、低耗散、高纯度的量子态,从而实现宏观量子物理的实验。

光腔介导的远程相互作用

好了,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悬浮纳米粒子,那么我们接下来要讲的是光腔介导的远程相互作用,这是一种让悬浮的纳米粒子之间产生联系的方法。你可能会想,既然纳米粒子之间没有直接接触,它们怎么会相互作用呢?答案是通过光子。光子是一种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的量子物体,它们可以在不同的物体之间传递能量和信息。我们可以利用一个光腔,也就是一个两端有镜子的空腔,来增强光子和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当我们把一个激光束射入光腔时,光子就会在两个镜子之间来回反射,形成一个驻波。如果我们把纳米粒子放在驻波的节点上,也就是光强最小的地方,那么纳米粒子就会被光压固定在那里,形成一个光学阱。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激光束来悬浮多个纳米粒子在光腔中,而且还可以调节它们的位置和频率。

当纳米粒子被悬浮在光腔中时,它们不仅会受到光压的约束,还会受到光子的散射。这就是说,纳米粒子会吸收一些光子,然后再以不同的方向和相位重新发射出去。这样,光子就会在纳米粒子之间传递能量和信息,从而产生一种有效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光腔介导的,所以叫做光腔介导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的强度和范围取决于光腔的参数,比如光腔的长度、激光的频率和纳米粒子的位置等等。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这些参数来调节相互作用的性质,比如使它们变得吸引或排斥,或者使它们在不同的振动模式之间转换。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光腔介导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纳米粒子之间的量子纠缠、量子同步和量子传感等等。

这项实验做了什么

首先,研究人员用一束红色的激光在一个光学腔中形成了一个光学镊,用来悬浮一个直径约为150纳米的硅球。他们还用另一束蓝色的激光在光学腔的另一端形成了另一个光学镊,用来悬浮另一个直径约为100纳米的硅球。这两个纳米球都被放在一个高真空的室温环境中,以减小空气分子的碰撞和热噪声的影响。

然后,研究人员用一个声光偏转器来控制激光的频率,从而改变光学腔的失谐度,也就是光学腔的固有频率与激光频率之差。他们发现,当光学腔的失谐度接近纳米球的机械频率时,纳米球之间的腔介导相互作用就会变得很强,达到了强耦合的条件。他们还发现,这种相互作用的强度与纳米球之间的距离无关,只要纳米球在光学腔的模式体积内,它们就可以感受到这种相互作用。

接着,研究人员用一个光纤干涉仪来测量纳米球的位移信号,从而分析它们的机械运动。他们发现,当光学腔的失谐度接近纳米球的机械频率时,纳米球之间的腔介导相互作用会导致它们的机械模式发生混合,也就是说,它们的振动会同步或者反向。他们还发现,这种模式混合的程度可以通过调节光学腔的失谐度来控制,从而实现对纳米球之间相互作用的可调节性。

最后,研究人员用一个光电探测器来测量光学腔的输出光,从而观察纳米球之间的量子关联。他们发现,当光学腔的失谐度接近纳米球的机械频率时,纳米球之间的腔介导相互作用会导致它们的量子纠缠,也就是说,它们的量子态会相互依赖,无法分开描述。他们还发现,这种量子纠缠的强度可以通过调节光学腔的失谐度来控制,从而实现对纳米球之间量子关联的可调节性。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