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频率需要考虑什么

消耗积分:1 | 格式:pdf | 大小:0.09 MB | 2020-07-08

分享资料个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以下简称RFID)是一种将数据存储在电 子 数 据 载体(如集成电路)上,并通过磁场或电磁场以无线方式进行应答器 / 标签(Transponder/Tag)和询问器 /读写器(Interrogator/Reader)之间双向通信,从而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的新兴技术该技术能实现多目标识别和运动目标识别;具有抗恶劣环境、高准确性、安全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等诸多优点;便于通过互联网实现物品跟踪和物流管理,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因此,RFID 被公认为本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10项技术之一。 RFID 系统实事上已经存在和发展了几十年,从供电状态来看可以分为“有源”和“无源”两大类;从工作频率来看,可以分为低频(125KHz~135KHz),高频(13.56MHz),超高频,微波(2.45GHz,5.8GHz)等几大类。不同的射频识别系统的硬件价格差别是巨大的,而系统本身的特性也各不相同,系统的成熟度也有所不同。很多问题,甚至连业内人员也不能轻易给出一个明确的解答因此用户在选择射频识别技术的时候常常觉得无所适从。笔者结合自身的开发和应用经验,同时在参考了相关的应用资料和技术数据基础上,力图通过本文给读者一个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认识,希望能够给用户在选择合适频率的射频识别系统时提供一些帮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