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OGSA的网格工作负载监测系统研究

消耗积分:2 | 格式:rar | 大小:333 | 2008-12-18

分享资料个

为对网络系统进行实时管理并适应其动态变化,需要对其工作负载进行监测,因此提出网格工作负载监测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以端到端的方式对基于OGSA的网格构件的工作负载进行监测,以便进行分类和确立相互关系。通过设计的监测点算法,建立Petri网模型,该模型能自动收集工作单元的数据,为网格用户提供监控数据信息浏览,有利于用户对系统性能进行有效管理。在建立上述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扩展系统功能方面的思路,以适应网格环境的复杂性,减少通信延迟和通信代价,为用户更好地监测网格系统提供方便。
关 键 词 网格; 监控; 开放网格服务结构; Petri网; 工作负载

典型的网格环境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动态异构分布式环境。网格通过中间件等技术隐藏其复杂性,可为用户的操作带来便利。这种情况在系统运行良好时是可行的。但是,当系统出现故障,用户需要准确了解故障的来源并及时做出补救措施时,则存在弊端。掌握网格工作负载变化是网格调度和应用性能分析与预测的基础[1],因此网格的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
网格监控用来度量和显示网格组件在某个时刻的状态。为了保证有效监控,监控必须是“端到端”的。在应用端的所有组件都需要监控,监控的内容包括组件的状态信息、运行时间信息等。监控这些信息有助于对网格性能的判断。
基于开放式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pen Grid Service Architecture,OGSA)的网格[2]是一种标准的网格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具有基于Web服务的特性,可以实现资源的动态调度和管理。本文基于该体系结构提出一种工作负载监控的体系结构,实现分类和跟踪工作单元,使用收集的数据自动构建响应时间,服务Petri网模型。建立基于OGSA的网格中间件,使用开放标准的监测方法,能在异构环境和多平台环境下使用。
1 监测体系结构的设计
网格监测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工作负载变化频繁,信息更新应能及时反应;由于传递的信息量大,监控信息的系统资源占用率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性能度量的系统花销要实现最小化;用户要能够通过监测系统实时和直观地了解系统运行状况。
典型的监测系统包括信息生产者、信息中介者和信息消费者三个部分。生产者采集相关信息,发布到具有目录服务设施的中介者。消费者根据不同的需要查询、使用、订阅特定信息。订阅信息可以定时发送给消费者,在生产者更新信息后,中介者也需做出相应更新,并提供给消费者。也就是说,消费者既可以主动获取信息,也可以被动获取信息。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