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五大趋势

消耗积分:2 | 格式:pdf | 大小:117.2KB | 2021-03-04

分享资料个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如今一直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2020年发生的冠状病毒疫情为这两种技术带来了新的机会和紧迫性,预计在2021年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疫情显然已经成为一种催化剂,从产品创新到消费者偏好,影响了从办公室到远程工作的业务发展。随着人们在未来一年不断适应,将会看到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2021年的五个发展趋势:

1. 人工智能将推动云计算创新

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和服务都在推动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并受益于其普及性。像许多其他虚拟服务一样,人工智能在云平台的应用具有成本效益,并且组织将在新的一年中继续从中受益。

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迅速嵌入云计算的应用程序中,而全球主要的云计算提供商则在其云计算服务中提供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服务。对于将大量数据保存在云平台中的组织来说,采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以新的方式提供功能和价值。与其相反,运营内部部署基础设施的组织将不得不投资人工智能工具,否则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落后于人。

实际上,对于没有采用云计算技术的组织来说,人工智能最终可能会成为“杀手级应用程序”。金融和医疗保健是在这方面重新考虑其发展战略的两个行业。例如,自从疫情发生以来,医疗保健行业发现了人工智能的价值,可以分析和预测感染率、部署设备、人员利用率甚至治疗方面的变化。在预算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财务部门已经意识到采用具有人工智能功能的云计算技术进行快速财务计划和预测的价值。这种分析能力将在未来一年变得更加重要。调研机构IDC公司预测,到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支出将增长到979亿美元,是2019年支出水平的两倍以上。

2. 人工智能将专注于可用性

在早期应用中,人工智能更关注算法。但是如今,许多支持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越来越关注可用性。在理想的世界中,用户根本不必知道他们在使用人工智能,其体验将是无缝的。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已经成为许多类型业务平台的一部分。在商业智能(BI)应用程序中,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为用户提供洞察力。许多应用程序都在不断发展,以确定用户要完成的任务,然后自动地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支持。这种易用性对于非技术用户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人工智能支持的平台通过在后台开展工作,“指导”用户得到更好的结论。通过查询大量数据,查找异常和趋势,然后在适当的业务环境中呈现结果,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将在2021年促进用户的决策过程。

3. 人工智能将从数据爆炸式增长中获益

物联网设备的持续增长,再加上更快的微处理器和5G的出现,很快就会导致数据的持续指数增长,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开发者将会充分利用这一点。

物联网只是这场革命的开始。更多类型的数据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可用,新推出的iPhone 12手机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结合了激光雷达(光检测和测距)技术,iPhone 12不仅支持对距离最远五米的房间和场景进行深度捕捉,还支持一系列增强现实应用程序。激光雷达还广泛用于无人机和机器人技术中。

为了利用来自激光雷达和其他技术获得的数据,市场上有许多具有人工智能原生功能的应用程序和云平台。在对人工智能采用者的调查中,74%的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将在三年内集成到所有企的应用程序中。人工智能将使这些应用程序以及运行这些应用程序的设备能够产生新服务、新见解和更深层次的知识。

4. 人工智能将灌输更多的信心

人工智能近年来在接受和信任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使用在2021年激增,这种舒适度将会提高。

关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道德挑战一直存在激烈的辩论,大多数组织在如何有效使用技术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回应。因此,人们开始看到人工智能使工作人员能够发挥更大的潜力,而不是取代他们。

例如,随着远程工作和混合工作场所变得司空见惯,人工智能通过支持团队动态来促进协作。它使远程视频会议中的人员能够解析见解,从而使参会者更快地了解情况。它还可以将注意力吸引到大型数据集的特定交叉点,以便解决问题。

5. 人工智能将增强预测能力

2020年不会很快被人遗忘。人们都在关注疫情带来的影响,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收集、整理和查询数据。

人工智能工具在这个历史时期不断发展,以得出结论并推动关键响应。先进的数据模型使相关组织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有关地区、县和社区的信息。更具变革性的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可以预见影响决策、资源规划、疫苗部署等的变化。

人们有理由对2021年的到来持乐观态度。疫情可能在未来一年得到控制,而经过协调和努力,最糟糕的情况可能已经过去。然而,即使在疫情结束之后,仍将存在其他问题和新的全球挑战。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人工智能将会帮助人们找到解决方案。

版权声明:本文为企业网D1Net编译,转载需注明出处为:企业网D1Net,如果不注明出处,企业网D1Net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