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对于快充的需求提高,这些设备的充电功率正在不断攀升,而氮化镓(GaN)在移动设备快充的趋势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近几年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的大功率充电头上,氮化镓甚至已经成为了一种快充的“代名词”。
这些终端厂商大力推动氮化镓应用背后,就不得不提起氮化镓功率芯片供应商纳微半导体。最近,纳微半导体宣布通过与 Live Oak II 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合并的方式,以超过 10 亿美元的企业价值,成功登陆纳斯达克。
在近期一场媒体沟通会上,纳微半导体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查莹杰就公司成功上市做了分享:“纳微是全球第一家在7年之内,从初创做到上市,整个企业价值突破10亿美金的功率半导体企业,这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并且我们通过技术的革命带来了整个行业的巨大变化,这个是我们非常骄傲的。”
从消费领域突围,中国市场营收占比达70%
“我们的目标是要提高整个电力关键行业的效率,我们认为氮化镓会成为改变行业规则的一个技术”
“氮化镓器件的开关速度比硅器件快20倍,进而氮化镓充电器的体积和重量比硅充电器减少近3倍,效率的提升可以达到40%。相同体积内可以传输3倍于硅器件的功率,充电速度秒升3倍,所以氮化镓充电器可以比大家常用的硅充电器,充电速度快3倍。”
这就是氮化镓。
纳微半导体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查莹杰
同是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的商业化进程要比碳化硅晚不少。据查莹杰介绍,纳微的创始团队从2003年开始对氮化镓有非常深入的研究,但真正整个工艺能够实现量产是在
2014年左右的时间节点,这个过程研究了大概10年的时间。“纳微在那个时候成立了,我们运用了我们在工艺、材料以及系统的应用,开发增强型的大功率器件。”
不过,从
2014年量产,到
2019年真正开始出货,期间还经历了
5年时间。对于这段时间,查莹杰对电子发烧友网表示:“当时高频系统是非常新的,高频系统包括了磁材料,变压器的设计,控制器的配合,以及在控制器这一块新的控制方法的变化。像传统的硅的话,我们用低频的方式做,现在有了氮化镓以后,我们用软开关技术,在效率不断提升的时候,开关损耗几乎接近于零。所以,我们跟大公司的控制器产品配合,也是从2014年到2018年中间,大家集体去发力,催生了整个生态的完善。从2018年开始,生态和制造工艺最终完善了。”
2018年,也是纳微中国在深圳成立首个应用和销售中心的一年,深圳团队主要为包括小米、戴尔、联想、LG、亚马逊、OPPO、安克、贝尔金在内的几十家快速充电器、适配器制造商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查莹杰表示:“最早我们只有两个人挤在一个小办公室,而现在我们拥有了整个中国最重要的应用团队,面积1000多平米。”。
同年,纳微还在杭州成立了GaNFast应用设计中心;2019年纳微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办公室,这也是纳微在洛杉矶以外成立的第一个功率芯片的设计中心,承载了纳微整个未来中国IC设计的重任;去年纳微还在2020年在中国台湾地区设立了一个包括销售,技术支持等功能的团队。
事实上,目前为止,中国拥有超过整个纳微40%的员工,今年全球新招聘员工,50%以上都是在中国,而营收方面超过70%来自中国。
对于目前客户主要来自中国的消费终端客户,查莹杰认为消费领域:“现在消费类的主体在中国。其实所有的氮化镓企业,一开始的梦想是都要,什么都要做,这是所有做氮化镓同行的梦想。我们的方向则变得越来越聚焦,我们认为在消费领域,它的验证周期是相对比较短的,对于初创公司很重要的一点要产生短期的利润,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我可以在这个庞大的消费类市场去验证产品的可靠性。我们现在已出了3000万的货,这个是一个信心的提升。为什么选择中国呢?很明确,我们一开始与Anker安克、Baseus倍思这样的客户合作,因为他们对创新产品的接受度很高,他们能够在亚马逊,在国内电商上,很快把更小体积、更高效的充电器做出来,能够去验证这个产品,实际的结果也可以看到他们很喜欢这样的产品。”
“第三个,我们不迷恋于短期的成功,而是很快把所有的精力、资源都转到一类厂商来。这些一类厂商不仅仅是中国的,也包括全球的。我刚才提到了纳微跟全球90%以上的一类客户,一类的手机和笔记本厂商客户都已经在合作。”
对于未来纳微的规划,查莹杰向电子发烧友网透露,将会进一步增加销售、研发团队覆盖整个全球的市场能力,扩张整个芯片的设计团队。不过查莹杰也坦言,现在很多IC的人员变得越来越难招,因此未来会以海外的资源加国内新招聘的人员结合的形式运作。
氮化镓成本转折点!在适配器之后,汽车是纳微的下一个主战场
“‘氮化镓将成为手机充电的未来’,这是纳微讲的,也是客户讲的。”查莹杰表示,目前手机和笔记本充电器一年全球出货量大概有25亿只,除此之外还有像音响、家电等适配器,实际出货量远超25亿,而适配器市场中,氮化镓的每年的规模超过25亿美元。
他向电子发烧友网透露,实际上纳微已经跟全球90%以上的一线适配器OEM/ODM厂商在合作,零售市场主要的客户有Anker,Aukey,Ravpower,倍思,绿联,贝尔金等全球知名的品牌,同时还有超过150多个项目在开发中。
大家最关注的成本问题上,查莹杰表示,到2023年,整个氮化镓技术会比硅的每瓦成本会更便宜。
除了消费类适配器以外,纳微还将会在汽车、服务器、太阳能和储能等领域进行突破。其中,汽车是纳微将会大规模投入的一个领域,比如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始,纳微在上海设立了第一个面向全球的电动汽车相关应用产品研发中心;上市交易所得的3.2亿美元收益,也将有一部分资金投入到电动汽车市场。查莹杰透露,未来陆续会有更多电动汽车领域的专家加入纳微。
据预测,一辆电动车中,潜在能够应用到氮化镓的部件的市场机会超过250美元,到了2025年,电动汽车中,氮化镓功率芯片市场机会总值每年将有望超过25亿美元。
查莹杰告诉电子发烧友网,纳微汽车产品在今年第四季度已经交给客户,完成所有的测试,按照目前的项目开发进度,2025年将会进入大规模量产。
“纳微的愿景是希望成为一个新一代功率半导体的领导者。”查莹杰表示,不仅仅是氮化镓本身,纳微希望在众多的领域,能够有更广阔的空间。
目前,纳微已经成为全球唯一一家,能够从20W到20KW功率,提供完全方案的氮化镓企业。氮化镓前景,未来可期,当未来电动汽车、数据中心、太阳能等行业都逐渐淘汰硅基功率芯片,氮化镓的高效能够真正将电力应用提升到新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