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天才少年!入职一年实现AutoML规模商用突破!P50/Mate40都已应用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2019年,华为首次对外公布了“天才少年计划”,这个项目由华为董事长任正非发起,通过高于业界水平的薪酬招进世界范围内的优秀年轻人才。截至今年6月,据公开信息的不完全统计,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已经招募到17名人才。
 
不过一直以来,对于“天才少年”的研究成果,华为对外透露的消息不多。在最高超过200万年薪背后,“天才少年”们到底在研究什么项目?有什么研究成果产出?这些问题华为此前一直对外界保持缄默,充满神秘感。
 
近日,电子发烧友网注意到,华为在其员工网络社区“心声社区”中首次公开了其中一位“天才少年”的研究成果。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钟钊,2019年就拿到最高档201万年薪的offer,顺利入职华为并入选“天才少年”。
 
据心声社区中的描述,钟钊是业界最早提出可实用网络模型结构搜索算法的研究者之一,创建了国内第一代AutoML算法。入职不到一年,他就带领团队将AutoML算法技术应用到千万台华为P系列和Mate系列手机上,更重要的是,钟钊团队因此实现了业界首次将AutoML规模商用的突破。
 
第二年,钟钊又继续带领团队研发端到端像素级AutoML流水线,成功将视频摄影原型算法的复杂度降低百倍,再次突破业界与学术界的极限。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个成果如果拿出来公开市场上,绝对不止年薪百万,华为这200万值了!
 

AutoML大规模商用突破,来自一次机缘巧合

 
在2018年,AutoML技术刚刚逐渐进入试商用的加速阶段,华为也在当时开始布局这一技术。AutoML全称“Automated Machine Learning”,也就是自动化机器学习,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利用AI来写AI算法,用AI来设计AI。
 
华为
来源:Google scholar
2018年,钟钊当时还在商汤实习的阶段发表了一篇关于“自动构建高性能神经网络分块的生成办法”的论文,被入选IEEE国际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会议(CVPR),钟钊受邀在千人主会场上做了ORAL会议报告。
 
作为钟钊在AutoML领域的第一篇论文,目前为止已经被引用400多次,且大部分是在2020和2021年间被引用的,这也间接证明了AutoML方向的前瞻性。
 
正是在CVPR上,钟钊遇到了华为的与会人,正在布局AutoML的华为向钟钊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加入一起工作。于是回国后,华为的工作人员邀请钟钊到北京研究所做交流,足够强的算力与平台支持,以及有众多真实的业务场景对研究进行实践验证,成为了钟钊加入华为的原因。
 
而入职后的第一个挑战,就来自手机拍照算法。由于手机上的传感器尺寸较小,所以要做到接近单反相机的效果,需要用算法来弥补光学上的不足。从描述上看,这正是华为在P50系列上应用到的“计算光学”技术雏形。
 
2019年,Mate系列手机要上线一个重要的拍照算法,但当时这个算法的功耗、出图速度都一直未能达到交付标准,严重影响了产品交付进度。于是当时钟钊所在部门的导师,提出让钟钊带领的AutoML团队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问题在于,当时AutoML技术并未在业界有大规模商用的先例,同时,在应用上,由于拍照应用的算法要针对图像像素进行处理,对算法精度非常高。而此前团队做的图像分类、图像识别等任务难度相对较低,且学术界也没有任何将AutoML应用在像素级任务上的公开研究。
 
 
华为
来源:华为官网
 
钟钊形容,“我们当时是跨过了学术研究,将基础研究和商用落地同时进行,通过商用实战使用AutoML这个最新技术,可以说是在一边打仗一边造武器。”但最终通过两个月的努力,团队真的把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功攻关。在后来的2019-2021年,钟钊团队的拍照算法在华为Mate、P系列手机上应用,实现了业界首次AutoML大规模商用的壮举。
 
在拍照算法上应用了AutoML之后,钟钊团队还构建了一整套全新的端对端像素级AutoML流水线,从数据生成开始到模型设计、训练调参、压缩量化,整个流程都由AutoML来驱动,通过端对端的模块优化,实现将视频摄影算法复杂度降低100倍,并提供不错的成像效果。而目前业界一般的压缩加速类算法只能做到2-3倍。
 
加入华为后,钟钊主要专注在多媒体业务的研究创新上,在视觉领域、数据增强等方面的研究都在近两年其发表的论文中体现出来。
 

父亲师从钱三强夫妇,从小接触计算机

 
从华为心声社区对钟钊的采访中了解到,钟钊的父亲是钱三强何泽慧夫妇的学生,此前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原子能研究所)做研究,参与了两弹一星项目中氢弹的研究。
 
后来钟钊父亲转到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在父亲的影响下,钟钊从小就接触到电脑,小学阶段开始接触游戏和基础编程,并在玩游戏中开始了解游戏软件背后的代码和原理。
 
 

写在最后:

 
在任正非早年的演讲中提到,西方公司在人才争夺上看得更长远。有一个例子是,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大学连续六年包揽世界计算机竞赛冠亚军,但这些冠亚军学生都被Google用高出市场五、六倍的薪资挖走。
 
事实上,人才争夺战一直存在,无论是公司对长远发展的技术布局需求,还是行业人才需求扩大。今年以来国内芯片行业应届生薪资暴涨,这种涨薪是来源于入局芯片行业的公司数量暴增,人才市场缺口也就相应扩大。
 
但相比于薪资,企业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平台对于人才而言可能更加重要。另一位“天才少年”张霁就曾放弃了外企提供的300多万高年薪,选择进入华为。而前文钟钊提到“华为足够强的算力与平台支持,以及众多真实的业务场景来实践验证”是他选择进入华为的原因,这大概也是华为吸引人才的优势。
 
期待未来华为会为大众公开更多“天才少年”们的研究成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