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光66亿造车,仅卖出31辆,赛麟汽车董事长跑路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此前不被看好的恒大汽车,眼看旗下第一款车型恒驰5已经在近日下线,上千员工集中为量产做最后一搏。
 
然而另一头的赛麟汽车,曾经的董事长、CEO王晓麟,在花光如皋市的国有股东南通嘉禾共计提供的66亿元后,跑路至美国,还登上当地媒体反咬如皋政府一口,至今逍遥法外。
 
截至去年12月,赛麟汽车被限制高消费的次数就高达66次,多个供应商至今未能获得货款。至于赛麟拖欠的千名员工工资,最终还是由如皋市政府出面解决的。
 
起源
 
1989年,王晓麟从湘潭大学毕业后,在长沙市西区人民法院工作了两年。在后来的采访中,王晓麟曾经表示:“我的父亲是法学院的教授,到美国一家大律所做律师是我的人生目标。”
 
于是,在长沙工作两年后,王晓麟前往美国就读于俄亥俄大学,并取得了国际发展研究硕士学位。随后王晓麟如愿进入了杜克大学法学院继续深造,在1999年获得法学博士和国际比较法法学硕士学位。
 
凭借在纽约多家大律所的丰富经验,完成“人生目标”后的王晓麟也开始做更多尝试。赛麟前高管王军曾这样评价王晓麟:他是一个特别会包装自己的人。
 
或许正因为如此,王晓麟结识到了曾经帮助克林顿、希拉里等竞选美国总统的席特里·麦考利夫,随后两者一拍即合,麦考利夫与王晓麟成立了绿色科技(GreenTech Automotive),准备进军新能源汽车。
 
2010年,绿色科技斥资2000万美元买下了香港一家微型电动车公司EU Auto,拥有了电动车的专利。谁又能想到仅仅6年后,当年价值2000万美元的微型电动车专利,在王晓麟的包装下摇身一变成为价值11亿元的技术入股筹码。
 
事实上,自2009年以来,王晓麟一直在中国寻求电动汽车落地的合作方,但在上海召开了一个发布会及合作意向洽谈会后,便没了下文。

转折点在于2014年,毕竟当时国内正是处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窗口期,在14-15年间诞生了多家新势力车企,包括蔚来、小鹏、理想。
 
2014年,处境并不理想的绿色科技遇上了同样欠债累累的美国赛麟创始人史蒂夫·赛麟,双方抱团签订协议,绿色科技获得赛麟汽车分销权的同时,还获得了全球范围内美国赛麟的所有知识产权付费使用权。
 
有意思的是,2015年,通过庞青年(没错,就是那个“水氢车”骗局的始作俑者)的引荐,绿色科技的大股东威蒙工业(王晓麟所有)与青年汽车、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三方合作协议。
 
最终项目落地是在2016年3月,王晓麟旗下四家公司将美国赛麟的三款“数据已冻结,可以安排生产并符合美国排放和安全标准”的SUV车型技术作价55亿元、此前收购EU Auto的技术则作价11亿元,以技术出资江苏赛麟。
 
而江苏赛麟因此喜提如皋市国有股东南通嘉禾的66亿元,开始了四年的烧钱“造车”大戏。
 
疑团
 
相信很多人对赛麟这个品牌完全不了解,即使是听过,可能也是源自2019年7月那场在鸟巢召开的号称“一个亿”的发布会。在发布会上,赛麟邀请了好莱坞影星杰森·斯坦森以及吴亦凡助阵,如此排场,赛麟这个品牌当天轻松登上热搜。
 
不过声势浩大的发布会,除了两大明星之外,实际上真正发布的新品却完全没有受到关注。在发布会上发布的只是一台纯电动微型车迈迈,全生命周期售出可怜的31台,总销售额还不到发布会费用的零头。
 
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赛麟汽车的全员强制降薪至最低工资,让不少人无奈“被离职”。赛麟汽车前法务高级经理乔宇东“被离职”后,在微博公开实名举报赛麟董事长王晓麟以假技术出资,涉嫌贪污巨额国资。
 
其实从一开始的出资细节就可以看出来一些端倪。首先是从绿色科技2000万美元收购的EU Auto,从EU Auto的资料可以发现,此前其研发的电动车最高时速仅为65Km/h,而这类车型在国内被定义为低速电动车。而后来赛麟推出的“迈迈”电动车为高速电动车,技术基本不相通,并且据研发人员透露,“迈迈”的核心技术到2018年底才具备量产能力,这显然是在南通嘉禾注资后的产物。
 
要知道当年吉利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获得了近20款车型的整车技术,也就是说收购后直接就可以生产的技术,平均下来也只是不到1亿美元一款车。那么所谓的技术出资,价值11亿的,只能跑到65Km/h的微型电动车技术到底是怎么估算出来的?
 
有趣的是资产评估公司都是由王晓麟单方面进行对接的,在资产评估公司在2015年的评估报告中,该微型电动车最高车速又变成了110km/h,属于是技术从2018年穿越回去了。
 
除此之外,来自赛麟的三款“数据已冻结,可安排生产”车型,居然不优先生产,反而先做与品牌调性毫不相关的微型电动车,也有点不合逻辑。而根据多位内部研发人员的消息,虽然他们都没有见过这些资料,但都表示如果价值55亿的技术如果在5年内都没有车型推出,显然不合理。
 
另一方面,乔宇东指控王晓麟向其妻子名下的公司进行利益输出,以及私人开支违规报销等行为。在赛麟刚成立的阶段,向王晓麟妻子名下的上海鸿铭文化传媒赞助了一档节目,耗资超过一亿元,而当时赛麟连第一款产品都未上市。
 
精通“骗补”
 
实际上,王晓麟在美国也同样劣迹斑斑。
 
王晓麟在跑路至美国后,用同样的方式掀起国内外舆论关注,并在当地媒体上发表文章,称一切都是如皋市的错,更离谱的是,他还煽动当地制裁中国汽车产业。
 
2009年,王晓麟借助绿色科技开展基于就业的移民优惠计划,即收取客户资金帮助其获得美国永久居留权。
 
因为该移民计划承诺的350个工作岗位,公司获得了密西西比州的630万美元奖励。然而在2015年,因为未能完成承诺的岗位,公司未能偿还630万美元奖励而受到官员提出的法律诉讼。
 
结局将会是怎样?
 
如皋作为县级市,在15年新能源政策的推动下,引进车企是发展当地工业产业的重要机遇。如今项目落得一地鸡毛,还要被反咬一口,确实有些无奈。但毕竟连江苏省省会南京都遇上拜腾、博郡、甚至是董明珠的南京银隆三家造车新势力集体爆雷,只能说是造车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了。
 
如今王晓麟远在美国,并放话称:“我再回中国也没有任何意义了,我会以美国作为我的根据地,跟南通嘉禾打一场持久战。”
 
确实,尽管目前公安机关已经立案调查,赛麟的工厂也被查封,但即使在漫长的调查后最终得出结果,也难以追责。据了解,如皋在2020年全年的财政总收入为221.84亿元,66亿的投资在其全年收入占比中不算小。而如何将赛麟遗留的资产重新盘活,大概是当地政府未来的重点工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