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下场自营,大功率充电桩加速落地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充电设施配套一直以来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一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增速。目前国内的充电站布局,主要是分为三个阵营,一是充电桩运营商、二是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三是车企自营。
 
最初,车企自营充电站一般是为车企自家产品服务,在2018年6月,蔚来NIO Power能源服务体系向所有新能源汽车开放服务,按照去年12月蔚来公布的数据,目前蔚来充电桩已经有超过80%的用户是来自第三方品牌的新能源汽车车主。在新势力中,小鹏、极氪等自营充电站也同样对外开放了第三方车型的使用。
 
而在4月25日,特斯拉也终于宣布,在中国大陆地区面向所有品牌新能源车辆试点开放充电网络,第一批试点开放的包括10座超级充电站、120座终点充电桩。
 
在这样的背景下,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粗略估算,车企自营充电桩实际上仅占到全国公共充电桩总数的3%左右,车企参与到充电桩建设的整体规模其实并不大。
 
因此,去年蔚来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在旗下充电桩服务数据后,还呼吁更多电动汽车公司参与到充电桩的建设中,并尽可能对外开放。今年以来,随着800V平台加速落地,大功率充电桩的需求似乎正在让更多的新能源车企开始布局自营的快充桩。
 
大功率充电桩,车企自营率先落地
 
为了解决电动汽车补能痛点,大功率快充是大部分车企选择的路线,在800V平台的应用下,充电功率可以轻松超过200kW,而一些车型通过采用更高充电倍率的电池包,快充功率可以超过400kW。比如小鹏G9的4C快充电池包版本,在小鹏自建的S4超快充桩上峰值充电功率可以达到430kW左右,充电5分钟可以增加200+公里续航里程。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明显能够看到搭载800V高压平台的新车型比去年多了不少,包括小鹏G6、奇瑞STERRA ES/ET、合创V09、远航Y7/H8、仰望U8/U9等等,同时长安深蓝、理想等车企也发布了各自的800V平台方案。
 
或许是为了未来各自的快充车型而进行布局,不少车企目前建设的充电桩都开始逐渐往大功率方向迈进。比如极氪已经落地的第二代液冷充电桩单枪最大输出功率高达600kW;蔚来去年年底发布的500kW充电桩也在近期开始上线;小鹏作为国内最早大规模推广800V平台的车企之一,截至今年4月已经累计上线186座S4超充站,最高单枪输出功率为480kW。
 
理想也在今年上海车展上展示了其800V超充方案,并在4月20日开始试运营旗下的7座超级充电站。理想的超级充电站配备4C超充桩和2C快充桩,其中4C超充桩最大输出功率为480kW,2C快充桩最大功率为250kW。据理想官方,在今年5月底前理想将会部署25座超级充电站,今年年底,将建设完成300+高速超充站,覆盖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和成渝四大经济带,2025年,理想超充站将建成3000座,覆盖90%的国家高速里程和主要城市。
 
近期还有网友发现,华为在一些地方开始建设快充桩,最大输出功率达到600kW,额定电压来到了1000V水平。
 
广汽旗下的埃安也在今年开始布局自营充电站,4月初,埃安宣布完成2200个充电桩集体上线 ,同时埃安还表示自建场站将全部匹配 1000V 超充,超充桩支持120-480kW 自适应功率输出,可实现充电功率的智能动态分配,让不同的充电场景效率最大化。4月24日埃安又宣布上线38座高速超级充换电站,目前埃安累计建设运营超过400个充电站,2500个充电桩,同时以每年超150%的增速推进建设,预计到2025年将建成2000座超级充换电中心和超过20000个充电桩,实现全国地级城市全覆盖。
 
所以,以车企为主导的自营快充网络正在加速落地,这为未来几年内将陆续推出的800V平台新车型提供了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体验也将随着高压快充网络的铺设而得到显著提高。
 
大功率超充站并不是万能良药
 
虽然大家都知道大功率超充的核心优势是充电速度快,能解决电动汽车续航焦虑,但大规模铺设超充站,除了巨大的成本压力之外,现有的电力系统实际上难以支撑大功率超充站的普及。
 
首先是成本,按照0.5元/W的价格,单一480kW的超充桩仅设备成本就要24万元,以一个6桩的超充站估算,在包含线缆、变压器等其他设备,以及施工费用等合计就要60万元左右。那么粗略估算一个6根480kW超充桩的充电站,仅成本就超过200万元。
 
以理想汽车的计划为例,如果要在2025年前完成3000座超充站的建设,那么按照一个超充站6根480kW充电桩计算,仅建设成本就要60亿元,并且后期持续的维护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当然,建设成本方面,随着充电桩产业链包括功率器件的发展,随着规模效应,充电站设备成本将会持续降低。
 
另一个问题在于,电网容量无法支撑大量超充站的功率需求,特别是电动汽车补能的时间其实是与电网日常负载高峰是高度重合的。比如以广州白云宾馆为例,建筑的电力设计负荷为3120kW,那么仅仅两根480kW充电桩满载工作时就消耗了整个宾馆区域总负荷的三分之一,显然,保障日常用电要放在第一位。
 
所以,小鹏汽车在当年推出480kW充电桩时,同时也推出了一套储能技术。即通过大容量储能与充电站配套来解决电网容量不足的问题,然而大容量的储能系统,成本可能要比超充站本身的建设成本更高。因此大容量储能与超充站配套建设,一般用在偏远地区或高速服务站等电网容量本身较小的场景。
 
而小鹏目前的S4超充站是如何解决的呢?方法简单粗暴,就是多桩站点的总功率是固定的,比如是600kW,那么当只有一根充电桩在工作时,就能够跑到480kW峰值功率。当有多根充电桩工作时,就只能将600kW的总功率平均分配到工作中的充电桩上。
 
类似地,前面提到埃安的超充桩支持120-480kW 自适应功率输出,就是与小鹏相似的解决方案。
 
写在最后
 
我们看到快速补能需求以及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多车企开始投入自建超级充电站。尽管现阶段超充站的大规模铺设仍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但大功率超充依然有其实用意义,比如充电站同时充电的车辆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体验到快速补能;又比如800V平台带来的整车能耗下降,同样是解决续航焦虑的一种形式之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