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率限制放开至80W!无线充电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功率限制放开至80W!无线充电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工信部在5月30日印发了新的《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其中移动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的定传输功率从不超过50W,提升至80W。
 
2021年初,工信部发布了《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了:移动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应当工作在100-148.5kHz、6765-6795kHz、13553-13567kHz频段,且额定传输功率不超过50W,辐射参数应当满足《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技术要求》。
 
该规定最终在2022年正式实施,而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无线充电功率,也正式被限制在50W内,而2021年3月发布的小米11Ultra成为了国内唯一一款无线充电功率超过50W的智能手机。当时小米11U的无线充电功率为67W,同期配备的无线充电底座功率更是达到了80W,这意味着原本小米在后续的产品规划中可能已经有80W无线充电的功能。
无线充电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如今可以看到市售旗舰手机的无线充电功率基本都在50W,踩在规定的最高功率上。但这种情况随着新规定的推出,很快将迎来改变。
 
无线充电限制功率的争议
 
早在2020年,首款搭载50W无线充电的手机小米10至尊版已经上市,OPPO也发布了65W  AirVOOC无线闪充技术,无线充电正在进入野蛮生长的阶段。当时突如其来的规定限制无线充电功率发展,也引来了很多争议。
 
从《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可以了解到,该规定的目的是规范无线充电或是无线电力传输设备有序使用无线电频谱资源,避免对各类依法开展的无线电业务产生有害干扰,维护空中电波秩序。
 
确实对于当时的无线充电市场来说,抢发更大功率的方案已经是一个竞争热点,如果不加以限制,过高功率的无线充电设备泛滥,可能会对整个无线电环境造成影响,比如一些便携的高功率无线充电宝,可能会对民航、天文观测等造成影响。
 
同时,2020开始隔空充电的概念开始被推广,通过发射基站实现对移动设备的远距离输电,这种技术如果发射功率过大也可能会对周边的通信设备产生干扰。曾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些不合格的电气产品,在工作时甚至会影响到周边FM收音机的工作。所以在规定中,在限制了功率的同时还规范了无线充电的发射端工作频率范围。
 
在行业发展的角度,其实当时也有很多无线充电行业人士认为,限制功率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推动了行业的良性发展。因为实际上大功率充电,特别是无线充电,维持峰值功率的时间是很短的,即标称的峰值功耗,可能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只有2%到5%的时间能达到。所以限制额定功率,其实是推动了相关厂商的研发方向从提高峰值功率转向保持稳定的高功率,从而提升整体充电时间的方向上。
 
当然这是从好的角度去想,规定中没有限定使用场景、设备种类等,而是简单直接限制额定充电功率,这对行业的创新或发展可能已经造成打击。
 
2021年至今,受限制的无线充电在国内发展如何?
 
坦率地说,在这两年内,无线充电行业尽管少了大功率的噱头,从宣传层面开始减弱,但并不是毫无发展,反而持续在一些场景上提高渗透率。
 
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该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公开后,小米、传音、荣耀等其实还在推进手机无线充电的功率升级。比如小米集团CEO雷军在2021年5月底还发布微博表示,小米在实验室环境下已经可以做到最高200W有线充电、120W无线充电;荣耀在2022年2月在海外发布的Magic4 pro和Magic 4至臻版均支持100W无线充电,并同期推出100W的无线充电底座,不过在国内发布的版本无线充电功率被限制在50W;传音今年3月在海外推出了260W有线快充和110W无线快充技术,并表示即将应用于年内发布的Infinix Note智能手机上。
 
同时,近两年无线充电在各个场景的普及速度肉眼可见,包括高铁、机场、商业中心等公共场所,还有汽车座舱内,都在加速覆盖无线充电。特别是在汽车领域,无线快充在近两年的新车中渗透率提升速度惊人,上游推出多种50W的汽车前装无线充电方案,而主机厂也积极推动无线快充上车,长城、理想、蔚来、奇瑞、吉利、江淮等国内主机厂都已经推出多款配备50W无线快充的车型。
 
写在最后
 
在新的《无线充电(电力传输)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中提到,该规定会在2024年9月1日起正式实行,目前距离规定正式落地还有一年多时间。新规定的推出,必然将会带动上游厂商开始预研相关的方案,可以预见的是,可能很快我们能够看到相关厂商推出80W的无线快充方案,相关下游产品也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升级。显然,灵活地调整规定,在行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及时调整限制技术发展的指标,这对于行业良性发展十分重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