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MOSFET芯片设计及发展趋势

模拟技术

2441人已加入

描述

 

随着国内对碳化硅技术的日益重视和不断加大的研发投入,国内碳化硅MOSFET芯片设计的水平逐步提升,研究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近日,“2023功率与光电半导体器件设计及集成应用论坛”于西安召开。论坛由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ASA)指导,西安交通大学、极智半导体产业网(www.casmita.com)、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主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人才发展委员会、全国半导体应用产教融合(东莞)职业教育集团联合组织、西安和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办。

 

期间,“平行论坛1:功率半导体器件设计及集成应用”上,深圳市森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兰华兵做了题为“碳化硅MOSFET芯片设计及发展趋势”的主题报告。SiC器件具有优异的特性,未来在高压、高频、大功率、环境恶劣的场景下将逐渐替代硅基功率器件。第三代半导体目前主流器件形式为碳化硅衬底-碳化硅外延功率器件,用以实现AC->AC(变压器)、AC>DC(整流器)、DC->AC(逆变器)、DC->DC(升降压变换器),碳化硅器件更适合高压和高可靠性情景,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和工控等领域。

逆变器

逆变器

他认为,SiC功率器件的未来,要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和效率。

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提高材料质量和工艺稳定性:碳化硅功率器件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材料质量和工艺稳定性,尤其是在制造高质量晶体时。此外,还需要采用先进的微细加工技术,提高器件的精度和一致性,从而提升器件的可靠性和效率。

2、 优化设计和结构:在碳化硅功率器件设计方面,需要考虑材料的特性和应用场景的要求,选择最优的结构和参数。同时,还需要通过设计优化减少能量损失和热效应,优化器件的电热特性和稳定性。

3、改进封装技术:碳化硅功率器件的封装方式对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影响很大。因此,需要优化封装材料和结构,提高温度承受能力和抗电气应力能力。此外,还需要采用先进的封装工艺,提高封装可靠性和耐久性。

碳化硅功率器件的未来趋势是朝着尺寸缩小的方向发展。

针对此趋势,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1. 更小的芯片尺寸。碳化硅器件尺寸的缩小,可以通过采用更先进的制造工艺来实现,目标是在不增加器件大小的情况下提高芯片功率密度和效率。随着尺寸的缩小,碳化硅器件的电路集成度不断提高。高集成度的器件可以带来更低的损耗和更小的体积,同时也可以实现更高的性能。

2. 更高的工作温度。碳化硅器件的尺寸缩小还可以降低器件的热阻,使得器件能够在更高的温度下正常工作。这对于一些高温工作条件下的应用非常有益,例如航空航天、军事和汽车行业等。

碳化硅功率器件随着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降低成本是未来大趋势,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更大尺寸的衬底,比如6寸到8寸;更高效的衬底长晶效率,大幅度提升良率;更低损耗的水冷激光切割;更高效的外延生长效率;进一步扩大晶圆代工的生产规模,以规模化降低生产成本。

逆变器

在介绍新能源汽车应用方面,Yole 预测预计到 2027 年,SiC 器件市场将从 2021 年的 10 亿美元业务增长到 60 亿美元以上,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泛新能源市场。新能源汽车从400V平台向800V平台跃迁已是业内共识,可使汽车电池在10分钟内充满80%电量,解决“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SiC逆变器使得电源频率增加,电机转速增加,相同功率下转矩减小,体积减小。800V 架构时代来临,SiC 在高压下较 IGBT 性能优势更为明显,损耗降低幅度更大。SiC 在新能源车主逆变器及 OBC 中渗透率将快速提升。至 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消耗 SiC 衬底数量将达到 199.6 万片/年。

报告还分享了泛新能源、光伏逆变、储能、充电桩等领域的应用现状与趋势。此外,报告结合当前碳化硅材料及器件特性探讨了最新技术进展,报告指出,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和效率,器件尺寸缩小,降低成本是SiC 功率器件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SiC功率器件及模块在新能源汽车及泛新能源,风光储充的产业机会坡长雪厚。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