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规MCU,突破高性能应用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从目前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演变路径来看,从分布式往集中式发展的过程中,域控制器的兴起首先对传统MCU的性能带来了挑战,而未来中央域控等架构,将进一步采用更高算力的控制器进行集中处理,而取代分布式的MCU。
 
不过,目前来看,汽车MCU在汽车智能化的整体节奏中,依然处于不可取代的位置,而智能化的需求下,汽车MCU的性能确实需要新一轮的升级。
 
智能汽车需要更高性能的MCU
 
传统汽车分布式的电子电气架构,对多个部件的控制进行了模块化,或者是采用分布式的方式,不同零部件上有单独的ECU进行控制。比如在汽车座舱中,通常来说会有车身控制模块BCM、娱乐系统TBox等等。
 
而在智能汽车上,由于辅助驾驶、主动安全、智能座舱等的功能需求增加,比如智能座舱需要将座舱中的多个部件连接到同一个网络中,对ECU的需求急剧升高。当然为了简化线束,提高集成度,较新的车型将汽车电子架构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由一个域控制器进行统一控制。
 
同时,也由于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智能化需求,这对于ECU中MCU的性能要求也有所提高。可以看到目前很多包括控制模块、区域控制器中的MCU性能越来越高,多核MCU中的CPU核,从双核到三核、四核、五核,高算力、高实时、高功能安全,以太网、CAN-FD等通信控制器等,都已经成为当前智能汽车对于MCU的需求。
 
国产厂商发力高性能汽车MCU
 
汽车MCU由于进入门槛较高,一方面是可靠性、功能安全方面的要求高,另一方面是车企采购惯性,海外巨头在汽车产业链中多年积累的优势地位难以动摇。不过随着国内汽车产业的迸发,以及供应链安全的需求下,国产厂商近几年也开始发力汽车MCU。
 
近日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就发布了首款符合功能安全ASIL-D,基于Arm Cortex R52内核的多核高主频MCU AC7870x。AC7870x系列采用多核Arm Cortex R52内核,主频高达350MHz,可支持锁步核和Hypervisor,提高系统的冗余度和容错能力,减少故障影响,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在功能安全方面,AC7870x首次达到ISO 26262 最高等级ASIL-D,可满足汽车核心ECU的ASIL等级需求,确保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
 
另一家专注于高性能车规级MCU的国产厂商芯驰科技近日宣布其E3系列车规级MCU成功在明然科技CDC悬架控制器中批量下线,在奇瑞瑞虎9、星途瑶光等车型上正式量产,这也使得芯驰MCU成为国内首个应用于主动悬架的车规控制芯片。
 
芯驰E3 MCU达到AEC-Q100 Grade 1的车规认证标准,能够支持在150℃的环境下工作;功能安全也达到了最高的ASIL-D等级。在性能方面,E3系列MCU采用ARM Cortex-R5F 内核CPU,主频提升至前所未有的800MHz,芯驰科技表好似这是全球范围内目前主频最高的MCU。
 
相比于此前汽车上使用的100MHz-300MHz的高性能MCU,主频的提高,带来的是处理能力和实时性能的全面提升,E3系列MCU的多种型号,能够适用于更广泛、对算力需求更高的车载功能,包括BMS、底盘、ADAS、BCM、T-Box等应用。
 
小结:
 
自2020年汽车行业遭遇史无前例的缺芯潮后,国产汽车MCU芯片便正式买入了高速发展期。如今,一些布局较早的国产厂商已经成功将MCU产品导入到量产车型上,在取得大规模验证后,更是进一步进军到高性能汽车MCU领域。相信未来我们能够在越来越多的汽车上看到国产MCU的应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相关推荐
  • mcu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