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linx FPGA学习笔记

描述

一、时序设计

方法1.通过状态机来实现,通过verilog控制FPGA,让它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

方法2.FPGA中运行CPU

       把逻辑控制顺序复杂的事情用C代码来实现,而实时处理部分用verilog实现,并且verilog这部分可以被C代码控制。Xilinx的FPGA目前支持的CPU有Microblaze,ARM9,POWERPC,其中Microblaze是软核,其余的两款是硬核。

  (1)软核就是用代码实现的CPU核,配置灵活;

   (2)硬核就是一块电路,已经做好了,不能再发生变化;

软核灵活性好,但是要占用FPGA的资源。硬核不占用FPGA的资源,速度和性能更好。比如Xilinx的DDR内存控制器,就是一种硬核,其运行速度很高。

二、基础语法

1. always @(),括号里是*,表明是一直敏感的;

2.   (1)   <=  非阻塞赋值,在一个always模块中,所有语句一起更新

    (2) =   阻塞赋值,或者给信号赋值,如果在always模块中,这条语句被立刻执行。

非阻塞赋值

 

always @(posedge clk)begin
      a <= b;
       c <= a;    
end

 

执行结果是a的值是b,c的结果依旧是a

阻塞赋值

 

always @(posedge clk)begin
     a = b;
      c = a;
end

 

       执行结果a的值是b,c的结果也是b。

一般我们使用的都是非阻塞的赋值语句,这样可以很好地控制同步性。

 

3、预处理命令
`include file1.v
`define X=1;
`define Y;
`ifdef Y
     Z = 1;
`else
      Z = 0;
`endid

 

      有时候需要一些公共的宏参数,我们可以放在一个文件中,比如文件名XXX.v,。那么我们就可以 `include XXX.v ,就可以包含文件中定义的宏参数

三、小练习

1.加法器的设计

 

module adder(
input [3:0] a,
input [3:0] b,
input cin,
output [3:0] sum,
output cout
);

assign {cout,sum} = a + b + cin;
endmodule

 

RTL视图

Xilinx

RTL 技术原理图

Xilinx

仿真代码

 

`timescale 1ns / 1ps  //1ns的仿真刻度,1ps的仿真精度
//////////////////////////////////////////////////////////////////////////////////
// Company:
// Engineer:
//
// Create Date: 2017/10/22 1058
// Design Name:
// Module Name: simu
// Project Name:
// Target Devices:
// Tool Versions:
// Description:
//
// Dependencies:
//
// Revision:
// Revision 0.01 - File Created
// Additional Comments:
//
//////////////////////////////////////////////////////////////////////////////////


module simu(

);

reg [3:0] a;
reg [3:0] b;
reg cin;

wire cout;
wire [3:0] sum;

reg [4:0] i,j; //中间变量

adder inst(
.a(a),
.b(b),
.cin(cin),
.cout(cout),
.sum(sum)

);

initial begin
a =0; b=0; cin=0;
for(i=1;i<16;i=i+1)
#10 a = i;
end

initial begin
for(j=1;j<16;j=j+1)
#10 b = j;
end

initial begin
$monitor($time,,,"%d + %d + %b = {%b,%d}",a,b,cin,cout,sum);
#160 $finish; //160ns 后仿真结束
end

endmodule

 

仿真波形

Xilinx

打印输出结果

Xilinx

 

 

 

  审核编辑:汤梓红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