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与chiplet,技术与生态同行

描述

2023 年 11 月 24 日,由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临港科技、ASPENCORE 承办的“ 2023 中国临港国际半导体大会” 正式召开。奇异摩尔联合创始人兼产品及解决方案副总裁祝俊东在 Chiplet 与先进封装技术论坛发表了主题演讲,并在圆桌环节就 Chiplet 与互联痛点及应对之策与众位嘉宾、现场观众进行了探讨。

作为近十年来半导体行业最火爆、影响最深远的技术,Chiplet 在本质上是一种互联方式。在微观层面,当开发人员将大芯片分割为多个芯粒单元后,假如不能有效的连接起来,Chiplet 也就无从谈起。在片间和集群间层面,互联之于 Chiplet,则如同网络之于电子设备。

互联正成为今天乃至可未来,计算的主要瓶颈。目前为业界所公认,可能突破这一瓶颈的关键途径有二:「 Chiplet 」和「 网络加速技术」。

芯片内部互联

在芯片内部,开发人员基于 Chiplet 架构将功能单元进行 2.5D、3D 堆叠,以实现芯片功能扩展与整体面积的增长;通过 3DIC 技术,可以在立体维度拉近如存储和计算等功能单元的物理距离,再将不同的互联单元集成到一个芯片里,进一步提高芯粒间的传输效率;Chiplet 与异构计算的组合,则能将如 CPU 和 GPU 等不同功能单元集合在一起,最大化芯片能效,经由单个模块的迭代满足芯片快速迭代和定制化的需求;最后,基于存算一体化技术,能突破存储墙,进一步降低存储系统功耗。

目前,Chiplet 和互联芯粒的组合已在英特尔、AMD 等头部企业投入应用并进入量产阶段。随着先进封装工艺、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芯片结构将会变得更加复杂,进一步增加对片内互联技术的依赖。

奇异摩尔团队拥有深厚的 Chiplet 与互联领域经验,基于 Chiplet 和网络加速底层技术,推出了2.5D interposer、 2.5D IO Die、3D Base Die 系列片内通用互联芯粒产品,以帮助客户打造一套完整的基于互联产品解决方案,让客户可以专注于功能、计算和算法本身,更快的制造出所需的芯片产品。

芯片间互联

系统层面,由于今天的数据中心已逐渐发展为千卡、万卡级联。互联挑战也随之而来:在这种庞大系统中,如何让多个 GPU 像一个 GPU 一样高效工作?答案是 Chip to Chip direct 技术。

以 NV link、NV Switch 为代表的 Chip to Chip direct 产品,具有极高的互联性能,为英伟达的 AI 帝国打造了坚实的行业壁垒。然而,广大的市场需要更加通用化的产品进行大规模的普及,奇异摩尔全系列「 UCIe 标准 Die2Die IP: Kiwi-Link」的问世,将有力填补国内乃至全球通用 Chip-to-Chip 的行业缺口,Kiwi-Link 支持新近发布的 UCIe1.1 标准,也全面支持从 4G 到 32G 速率和多种协议、先进封装和标准封装方案。

系统间互联

此外,随着级联时代的到来,传统 TCP/IP、以太网均遭遇了带宽瓶颈,Cluster 内的传输效率也成为了新的挑战。目前,英伟达为代表的 RDMA 和 infiniband 可以实现 40 倍以上的以太网传输速率,相比 TCP/IP,延时仅约 1%。

但同时,更被广泛关注的技术方向是基于RoCE v2的RDMA部署,其可以提供与 infiniband 非常接近的性能,同时成本和功耗仅有几分之一,并更具通用性,被视为多家巨头联合打破英伟达互联技术垄断的方式。

在 2023 中国临港国际半导体大会主论坛上,魏少军教授也再次强调了通用通用性的意义。魏教授表示,在 AI 训练中,通用性的芯片适用于多种场景,使用通用芯片训练大模型会带来明显的便利性。“我们经常讲,通用为王,在 AI 芯片也得到了再次体现。”通用性的优势在互联芯粒上也同样具备战略性的价值与意义。

Chiplet 与互联生态

Chiplet 发展十几年来,已逐渐从局限于 AMD、英特尔等大厂内的专用技术,演变为可以广泛应用与多种场景、多样化产品的通用技术。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Chiplet 产业链极长,其复杂性也使其很难局限于单一企业。未来,一个 Chiplet 产品的落地,会涉及到多方的芯粒的整合,从而需要全产业链的开放与分工协作。很多在 SoC 时代无法预见的难题与挑战,未来需要多家企业的配合与携手迎战。

比如,Chiplet 的结构会导致物理效应敏感,尤其是“热”方面。芯瑞微常务副总裁徐刚表示,“热效应”是他们的主要的切入点。由于各个单 die 模式很多,对应不同功耗,芯瑞微希望通过热电路仿真,进行不同芯粒单元不同功耗的预测,解决 Chiplet 的散热痛点。

祝俊东指出,物理效应的影响涉及整个系统,涵盖了从设计、软件到最终实现的一系列问题。互联芯粒作为系统的工作负载调度者,在不同的工作负载下,会引发不同的热量、应力、功耗等一系列相关挑战。并且,与 SoC 不同,在 Chiplet 中,芯粒需要协同工作,需要进行预先仿真以预测不同工作负载下的热分布响应。产品公司需要更紧密地与封装厂合作,以逆向推导工作负载分布的规划。

芯原芯片定制事业部封装工程副总裁陈银龙也分享了对 Chiplet 赛道未来的展望:“我们计划构建一个开放式的 Chiplet 方案,将自身和第三方合作伙伴如奇异摩尔的芯粒整合在一起,由芯和、芯瑞微等合作伙伴进行仿真,再将完整方案交给国内封测厂制作,最终交付给客户。”

奇异摩尔作为国内乃至全球较早聚焦于互联芯粒的企业,致力于从互联层面解决复杂芯片内部的通信挑战。奇异摩尔希望能通过自身的互联技术优势和 Chiplet 产业链资源,研发出更具通用化的互联芯粒产品解决方案,以符合更多客户的需求,从互联层面简化芯片设计,协助行业从单兵作战向半开放和全面开放的 Chiplet 赛道演进。奇异摩尔坚信,在多方行业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Chiplet 赛道会愈发成熟、繁荣。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