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奔驰世纪抱团!自建超充网络会是未来品牌核心优势?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在长安、吉利分别与蔚来就换电业务达成合作之后,电动汽车充电补能领域再迎来重大合作项目。11月30日,宝马与梅赛德斯奔驰共同宣布,将以50:50的股权比例,在中国成立一家全新的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共同运营超级充电网络。
 
当合资车企开始发力充电站,会给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新格局吗?
 
“BB”联合,吹响德系新能源在华“反攻”号角?
 
宝马与梅赛德斯奔驰的合作,其实并非没有预兆,早前梅赛德斯奔驰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电动化转型的成本巨大,需要车企联合起来才能推进。而如今来自德国的两家豪华品牌车企在充电站上进行合作,就印证了这句话。
 
按照双方的公告,宝马与梅赛德斯-奔驰的合资公司计划到2026年底,在中国至少建设1000座具备先进技术的超级充电站,配备约7000根超充桩。而首批充电站计划在2024年起在中国重点新能源汽车城市开始运营,后续还会将充电站建设扩展至全国其他城市和地区。
 
宝马方面表示,合资公司的充电网络未来将会对公众开放,按照计划,宝马集团和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的客户可以在充电站中享受专属的尊享服务,比如即插即充、线上预约等无缝数字化充电体验。此外,该合资公司计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购可再生能源电力,为中国客户提供可持续的豪华充电体验。
 
在电动汽车大功率快充的需求下,品牌建设超充桩已经成为重要的竞争力之一。而在此之前,宝马的充电桩主要建设在授权经销商中,以及接入国内的充电桩运营商。不过在今年8月,宝马也正式启动了超级充电站项目,大功率充电桩最高支持600kW充电功率,并向所有品牌电动车开放,目前已经覆盖9大城市,预计到2023年底将建设50个站。
 
而梅赛德斯-奔驰也在今年10月在程度和佛山落地了全球首批奔驰超级充电站,近期还将上线位于北京、深圳、杭州等重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充电站。
 
实际上,今年以来,宝马以及奔驰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都有较好的表现。今年1-9月,宝马品牌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232%,达到6.9万辆;而奔驰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中,纯电车型销量也同比增长超70%。
 
面向未来800V平台车型逐步落地,自建超充桩的重要程度也将会越来越高。奔驰此前宣布其800V高压的MMA架构量产车型将会在2024年推出,而宝马的800V平台车型同样也不会晚于2025年上市。因此,提前布局超充桩也是为了在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个技术节点中,抢占基建先机。
 
充电基建抱团,可能将成为主流
 
进入800V快充时代,充电不仅仅是单一的快充桩,更重要的是借助生态和兼容,通过软硬结合的手段来提高用户的充电体验。
 
正如奔驰董事会主席所说,电动化转型不能依靠单打独斗。在换电方面,长安、吉利与蔚来抱团,充电桩方面奔驰、宝马强强联合之外,其实充电领域一直以来都有不少车企之间的合作。抛开接入第三方充电桩运营商的部分,目前自建充电桩规模较大的车企有上汽、蔚来、特斯拉、小鹏以及大众旗下的开迈斯等。
 
蔚来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23年11月30日,在全球已经布局了2217座换电站、3485座充电站、20421根充电桩。同时,蔚来也是开放程度最高的车企自建充电桩之一,对所有品牌车型开放的同时,也与一些新能源品牌进行合作互通。比如在2019年与小鹏汽车合作,双方品牌车型的车主都可以在对方的超充桩上进行充电,扩大超充生态。
 
而特斯拉在今年开始,逐步开放旗下超充桩对外使用,并在刚刚过去的广州车展上,宣布与极星、凯迪拉克合作,合作品牌车型将可以共享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网络。
 
大众开迈斯则一开始就作为充电桩运营商的角色,对所有新能源车型开放,同时也是合资车企中布局充电站最早、规模最大的。截至今年9月30日,开迈斯已经在国内建成1467座充电站,近7000根充电桩。
 
而大众集团旗下与奔驰宝马同定位为豪华品牌的奥迪,未来可能会与大众集团共建超充站。
 
在今年7月,宝马汽车、通用汽车、本田汽车、现代汽车、起亚汽车、梅赛德斯-奔驰和Stellantis等公司更是传出联手投资至少10亿美元在美国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以布局超级充电网络。
 
华为在智能汽车的布局,除了智选品牌、零部件/方案供应等,同样也在为合作品牌建立超充网络。在11月28日智界S7及华为全场景发布会上,余承东表示鸿蒙智行充电服务已经覆盖全国超过340个城市,超过4500个高速充电站,以及70万个以上的公共充电桩。当然这些数据是接入第三方充电桩运营商的成果,但在超充网络方面,余承东也提到,到2024年底,华为的600kW全液冷超充将部署超过10万台。
 
截至2023年10月,华为约部署了200个全液冷超充站。根据此前华为超充桩代工厂的透露,2022年华为对2023年的建设预期是1~3万台超充桩,但目前仍远未达到预期。因此明年完成10万台的部署难度不小。但如果能够完成这个规模的超充网络,那么对华为鸿蒙智行生态中的车型将会带来很大的体验提升,这也将会成为华为作为智能汽车方案解决商又一个核心优势之一。
 
小结:
 
充电桩业务本身就是一项重资本、回本周期长的投资,特别是大功率的超充桩成本高,配套建设费用更是相比以往的普通直流桩高得多。但在800V平台带来的超充体验提升之下,超充桩的建设将会成为车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于是车企抱团建设超充网络,实际上是一个“经济适用”的解决方案。
 
同时从用户体验来看,品牌自建充电桩的使用体验必然比第三方充电桩更好,未来超充桩的使用体验所带来的价值,可能会是新能源汽车品牌溢价的重要考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