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入式计算机发展的基础技术

消耗积分:5 | 格式:rar | 大小:333 | 2009-05-14

张杰

分享资料个

从应用的方式来说,计算机可分为两类:嵌入式计算机与独立式计算机,这两种计算机的发展取决于它们的基础技术。这里主要讨论一下嵌入式计算机普及、透明与智能的基础技术。
1、嵌入式计算机普及的基础技术
计算机的最初发展都是为军用服务的,它们的基础技术是电子管,因此这些计算机是完全没有办法普及的。
我国计算机的发展也是如此,是从电子管计算机到晶体管计算机再到集成电路芯片计算机的。
1.1 国产计算机的快速起步我国是从1956 年开始搞计算机的;
1958 年8 月1 日研制出第一台电子管103 机;
1965 年6 月研制出第一台晶体管109 机;
1968 年8 月研制出第一台小规模集成电路嵌入式156 计算机;
1977 年研制出第一台大规模集成电路嵌入式77 型计算机。
由于这些计算机的基础技术:
所用的电子管、晶体管与大小规模集成电路都是自行设计与制造的,所以,发展很快。
1.2 国产计算机的当前发展
国产计算机的当前发展也是很快的,不足的是基础技术;
从计算机来讲,缺少的核心东西是“芯”片;
从绘图机来讲,缺少的核心东西是喷墨“头”;
从遥感系统来讲,缺少的核心东西是高性能的传感“器”;
由于我国现在的VLSI 芯片制造技术这个基础技术的差距太大,不能形成良性循环,未能取得信息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1.3 芯片制造技术:
计算机普及的基础技术1958 年世界上的第一块集成电路芯片问世,从此开始了计算机的新纪元;
速度上:快,计算单位从MIPS 到BIPS;
体积上:小,从看得见的到看不见的;
功耗上:低,从ENIAC 的费城灯光到PC 的TV 功耗;
容量上:大,光的、磁的与半导体的存储器样样都有;
价格上:廉,现在是1958 年的百万分之一。性能价格比差不多每年提高一倍。
1.4 计算机的普及
芯片制造技术的发展, 是如何使得计算机得到普及的? 这要归功于XeroxPAPC
(PaloAltoResearch CenterinCalifornia) 的AlanKay 提出的个人计算机概念。
他开发了名叫Alto 的第一台个人计算机;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