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ar Lake大战Strix Point!AMD、英特尔掀起新一轮AI PC芯片“大跃进”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最近在COMPUTEX 2024上,可以说AI PC掀起了新一轮的PC芯片“大跃进”。
 
AMD、Intel接连推出全新的移动端AI PC芯片,大幅提升AI算力;同时Arm阵营的代表高通近期推出了骁龙X Elite/Plus系列处理器,与微软深度合作,Arm首席执行官Rene Hass表示未来5年内将占据Windows PC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
 
从两大传统PC芯片大厂的动作来看,AI PC的趋势,以及Arm阵营的强势产品入局,都让AMD、Intel加快了产品迭代进度。
 
AMD:拿下最强NPU宝座,计算能力提升5倍,能效提升2
 
在COMPUTEX 2024上,AMD推出了第三代支持AI的Ryzen AI 300系列移动处理器,预计7月上市。Ryzen AI300系列移动处理器代号为Strix Point,几乎所有架构都进行了升级,包括全新的Zen5 CPU架构,升级的RDNA 3.5 GPU架构,以及全新的NPU架构XDNA2。
 
首先是Zen5架构相比上一代的Zen4改进了分支预测准确性和延迟,以及相比前代指令带宽提升2倍、数据带宽提升2倍、AI性能和AVX512吞吐量提升2倍等。不过制程工艺上延续了上一代的台积电4nm,没有使用最新的N3B工艺。
 
Ryzen AI 300系列目前推出了两款产品,Ryzen AI 9 HX 370和Ryzen AI 9 365,其中Ryzen AI 9 HX 370是顶级旗舰型号,CPU拥有12核心24线程,最高主频5.1GHz,但基准频率只有2.0GHz,GPU部分是Radeon 890M;Ryzen AI 9 365则拥有10核心10线程,最高主频5.0GHz,GPU为Radeon 880M。
 
GPU部分架构升级至RNDA 3.5,最高规格的Radeon 890M拥有16CU,相比前代规模更大,而Radeon 880M拥有12CU。作为APU产品,Ryzen AI 300系列大概率也将会在PC集显性能上领先。
 
NPU部分,Ryzen AI 300系列采用相同的NPU,并使用了全新的XDNA2架构,AI Tile模块从上一代的20个增加至32个,算力从上一代的16TOPS大幅跃升至50TOPS,超越此前高通骁龙X Elite/Plus系列的45TOPS、英特尔 Lunar Lake上NPU4的48TOPS,拿下目前Windows PC处理器领域的最强NPU宝座。
 
AMD表示,这颗全新的XDNA2架构NPU计算能力是上一代的5倍,即在Llama 2 70亿参数大模型上的响应速度相比上一代提升5倍。同时多任务并行能力2倍于上一代,能效比也最多提升2倍。
 
大概是感受到来自Arm的竞争威胁,发布会上AMD也特意对比了骁龙X Elite,除了在日常办公两款芯片拉不开太大差距,在生产力创作、多任务、图形计算等都大幅领先。特别是图形性能上,Ryzen AI 9 HX 370的领先幅度高达60%。
 
英特尔:官宣Lunar Lake,使用MoP内存封装、功耗降低40%
 
在AMD推出新一代AI PC处理器第二天,英特尔也推出了下一代AI PC旗舰处理器Lunar Lake。作为x86处理器,Lunar Lake最大的亮点是能效表现,按照英特尔说法,Lunar Lake相比上一代Meteor Lake最高降低40%的SoC能耗。
 
另一个亮点是,在Lunar Lake这代产品上,英特尔将会全权交由台积电制造,CPU、GPU、NPU等部分采用N3B工艺,控制器等部分采用N6工艺,到下一代的Panther lake才会回归英特尔制程,采用Intel 18A工艺,以及更多新技术。
 
首先在CPU上,Lunar Lake的内核采用性能核和效率核的混合架构,拥有4个Lion Cove P-core性能核心和4个Skymont E-core效率核心,不支持超线程。与上一代的LP-E核相比,这一代的Skymont E核在同性能下功耗仅为三分之一,同功耗下单线程性能是上一代的2倍,多线程是上一代4倍。同时性能核的IPC也相比上一代提高了14%。
 
总体来看,在CPU方面,Lunar Lake从上一代的P核+E核+LP-E核架构,砍掉了LP-E核,整体规模缩小,但提高了性能核的IPC,并采用新一代的硬件线程调度器,达成节能的目的。
 
GPU方面,Lunar Lake采用了新一代的Xe2架构,拥有8个新一代Xe核心、8个光追单元、XMX AI引擎以及8MB专属缓存,提供67 TOPS算力,相比上一代图形性能提升50%。
 
NPU方面,Lunar Lake采用了英特尔称之为NPU 4的下一代NPU,配备了6个神经计算引擎、12个增强的SHAVE DSP(加速大模型和Transforme操作),带来2倍带宽升级,支持原生激活功能和数据转换,提供48TOPS算力,峰值性能相比上一代提升高达4倍。
 
英特尔表示Lunar Lake结合CPU、NPU和GPU,平台算力可以高达120TOPS。
 
另外Lunar Lake还是英特尔首款使用了“统一内存架构”的处理器,类似苹果M系列芯片,将内存与处理器封装到同一基板上,大幅提升带宽以及降低延迟,同时也能够有效帮助降低系统整体功耗。
 
不过在上市节奏上,英特尔要稍微落后于AMD。英特尔表示,搭载Lunar Lake的笔记本产品将会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陆续上市,届时将会有超过20家厂商的超过80款Lunar Lake笔记本产品。
 
同时AI PC应用上,英特尔也在推进相关软件功能落地,目前英特尔平台上已经有100多家厂商的300多个AI软件功能,优化的大模型数量也超过了500个。
 
AI PC处理器市场竞争白热化
 
微软在5月份发布了“Copilot+ PC”产品,定义为具备NPU以及微软AI助手Copilot的PC产品。微软还为“Copilot+ PC”定义了硬件门槛,包括至少16GB内存、256GB SSD,以及算力超过40TOPS的NPU,具备全天候的电池续航能力。
 
有意思的是,Copilot+ PC首发只支持基于高通骁龙X Elite/Plus系列处理器的PC产品,AMD、英特尔作为传统的Windows PC处理器厂商,竟然不在首发名单内。
 
尽管微软表示今年稍晚时候将会有采用英特尔和AMD处理器的Copilot+ PC产品推出,但过去英特尔与AMD处理器在Windows上的地位或许因此受到了动摇。
 
Arm首席执行官Rene Hass甚至在COMPUTEX 2024的采访中表示,未来五年内Arm在Windows中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超过50%,并预测2025年底将有1000亿台使用Arm处理器的AI设备。
 
Counterpoint预计,到2027年,能够完美运行高级生成式AI应用软件的AI PC将占销售出的PC的四分之三,嵌入AI大模型的笔记本电脑细分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可能达到 59%。
 
Canalys最新预测数据也显示,2024年全球AI PC出货量将达到5100万台,占PC市场整体出货量的19%。预计到2028年,AI PC出货量将达到2.08亿台,占整体PC出货量的70%,2024到2028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将高达42%。
 
过去Arm版Windows受到处理器性能、应用生态等制约,最终没有在市场掀起风浪。 但在AI PC时代,AI应用对当前的应用生态造成颠覆性的改变,同时Arm处理器的低功耗优势通过Apple Sillicon的M系列芯片证明了在PC上应用的可能性,加上微软将高通骁龙X系列处理器作为Copilot+ PC的首发,这一次Arm处理器冲击Windows PC市场的成功概率大大提高。
 
对于AMD和英特尔所在的x86阵营而言,可能这将会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毕竟其他Arm阵营的SoC厂商,都在对Windows PC的巨大市场虎视眈眈。
 
小结:
 
随着英特尔Lunar Lake以及AMD Ryzen AI 300系列的推出,正式打开了AI PC处理器的新时代。对于x86阵营的AMD和英特尔来说,当下市场环境已经不再容许每代产品“挤牙膏”的节奏,而未来几年里,AI PC 处理器市场还将会有哪些技术和性能上的飞跃,值得我们期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jf_63460344 06-06
0 回复 举报
Yyg 收起回复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