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趋势下,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少海外车企开始更多地选择与中国供应商或车企进行技术合作,而这种合作不仅仅在于满足中国本土市场对于汽车智能化需求,还正在向海外输出本土的智能化技术。
3月6日,亿咖通科技宣布正式与大众集团达成合作,将为该集团旗下大众(Volkswagen)和斯柯达(Skoda)品牌全球车型提供先进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这意味着亿咖通智能座舱方案将跟随大众旗下品牌进入海外市场。
进军巴西、印度新兴市场,国产座舱芯片首次出海
根据合作协议,亿咖通科技将提供包括亿咖通·安托拉1000计算平台及亿咖通·云山跨域软件平台在内的完整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双方合作的首批车型将在巴西和印度两大新兴市场推出,并有望进一步拓展至更多市场。亿咖通科技与大众集团将共同构建智能化用户体验标准,并在未来将该解决方案规模化拓展至其他具备增长潜力的市场。
那么这次亿咖通提供的安托拉1000计算平台,是采用了芯擎科技的7nm高性能车规级座舱SoC“龙鹰一号”。芯擎科技是由亿咖通与安谋中国合资在2018年成立的公司,专注于汽车领域的AI、高算力芯片。
龙鹰一号从参数上对标市面上主流的智能座舱SoC高通骁龙8155,通过多核异构集成了100KDMIPS算力的CPU,算力高于骁龙8155的85K DMIPS。GPU方面,龙鹰一号采用算力约900GFLOPS的GPU,同时集成8TOPS @INT8算力的NPU单元和ASIL-D级别的独立功能安全岛,并配备了高速内存。
安托拉平台最早是有两款产品,包括安托拉1000和安托拉1000Pro,区别在于单芯和双芯。由于龙鹰一号还集成了8TOPS算力的NPU,所以在双龙鹰一号组成的安托拉1000 Pro平台上,可以通过合计16TOPS的NPU算力实现“舱泊一体”的功能,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功能集成度。
在2024年12月,安托拉1000 Plus计算平台跟随领克Z20首发上市,该平台更换了新一代的龙鹰一号Plus,性能更强,采用独特的CPU硬隔离设计,效率更高,内存带宽也得到升级,最高支持LPDDR5 6400MT/s。
尽管亿咖通是由吉利控股集团创始人李书福和沈子瑜共同创立,早期业务依赖吉利旗下汽车品牌,资本背景更是跟吉利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自独立上市以来,亿咖通身上的“吉利味”开始逐步褪去,业务上也开始积极投入海外市场。
2020年12月,亿咖通宣布在瑞典哥德堡成立欧洲总部及产品研发中心,位于哥德堡吉利创新园区内,为当时即将登陆欧洲市场的领克品牌车型及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其他品牌车型提供本地化能力。
早期亿咖通的座舱方案上也大规模采用骁龙8155,比如在吉利星越L上使用的就是基于8155的亿咖通座舱方案。而根据全球市场的销售需求,在极星4、沃尔沃EX30、Smart等车型上也采用亿咖通基于高通座舱SoC的方案,也有采用基于AMD v2000的马卡鲁高性能座舱方案。
可以发现,在海外市场亿咖通此前提供的座舱产品基本是基于高通或AMD的SoC,根据亿咖通的产品矩阵,基于高通芯片的计算平台包括阿特拉斯、派克、乔戈里,马卡鲁平台则是基于AMD芯片。但这次与大众的合作中,强调了采用安托拉1000计算平台,这也意味着亿咖通与大众的合作,也是首次将国产座舱芯片带到海外落地。
本土智能汽车产业链加速出海
近几年我们可以看到,海外的传统车企开始更多地与本土车企合作,在电动化领域采用本土车企的车辆平台和技术。包括丰田此前推出的BZ3上,就在核心的电池、电机、电控上采用了比亚迪的产品;随后又继续与广汽合作,采用埃安的纯电平台,推出铂智3X纯电SUV。
奥迪则在智驾上与华为深度合作,并与上汽合作开发智能数字平台,推出纯电新品牌“AUDI”。据称首批车型覆盖级车和C级车细分市场,三款纯电动车型计划于2025年推向市场。
大众集团在2023年7月,与小鹏汽车签订股份购买协议,投资约7亿美元购买小鹏汽车约5%的股份。当时双方还签署了长期技术合作协议,将共同开发两款面向中国市场的大众品牌车型。随后双方还在供应链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通过共用零件签订联合采购计划,降低平台成本。
到2024年4月,双方又签订EEA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小鹏和大众将为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平台联合开发行业领先的电子电气架构,并在该平台上集成小鹏最新一代基于中央计算和域控制器的电子电气架构。大众计划2026年将新的架构应用到中国生产的大众品牌电动汽车上。
如果说前面提到的合作,主要是面向中国市场“特供车型”,那么零跑和Stellantis的“反向合资”就是电动汽车技术出海的重要标志。在Stellantis成为零跑最大单一大股东后,保持零跑汽车的独立性,双方成立合资公司“零跑国际”(Leapmotor International),股权比例为Stellantis 51%、零跑49%。该合资公司负责零跑品牌在中国以外市场的整车出口、本地化生产及销售服务,零跑则专注于国内市场的研发与生产
零跑向Stellantis提供全域自研的电动车平台技术(如CTC电池底盘一体化、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及核心零部件,帮助Stellantis快速补足电动化短板。同时,零跑作为Tier1供应商,向Stellantis旗下其他品牌提供智能驾驶、电驱系统等模块化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本土车企的出海,同样给智能汽车产业链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跟随比亚迪、奇瑞、上汽MG等品牌加快出海脚步,地平线此前透露其智驾芯片方案将被应用到这些车企的海外车型中。
本土汽车MCU厂商芯驰科技此前已经开启了海外业务的布局,公司表示已经与欧洲、日本等多家一线主机厂以及Tier1形成合作关系,开展面向量产的项目合作。
激光雷达是智能驾驶的重要传感器,速腾聚创、禾赛、Seyond等本土激光雷达厂商已经在全球市场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目前已经获得多家海外车企的定点。同时激光雷达也跟随本土车企的出口而进入到海外市场,比如蔚来出口欧洲的车型中全部都标配搭载Seyond激光雷达。
写在最后:
过去国产芯片要打开海外市场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困难的事,尤其是汽车市场。海外像欧洲、日本、北美等主要市场,传统汽车工业发展已经非常成熟,新兴厂商、品牌很难进入到传统车企燃油车供应链。
但电动汽车时代成为一个历史转折点,电动汽车产业链与传统的燃油车虽然有相同之处,但高度电气化、智能化的需求下,电气架构、芯片、软件等部分的供应链,已经与传统汽车拉出相当大的界限。国内在智能汽车供应链中的巨大投入,带来的是供应链上的迅速成熟,并且形成部分领域的优势。
而随着本土车企的出海,以及像本土Tier1将更上游的国产芯片带到海外车企的全球车型上,毫无疑问将会加速推动本土智能汽车供应链出海的进度。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