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产iPhone,成本翻倍?苹果两度建厂均失败!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彻底疯狂!4月10日,白宫发布行政命令宣布,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的额外关税从84%提高到125%,加上此前追加征收的“芬太尼关税”,实际已经达到145%。
 
尽管4月10日特朗普发文表示对超过75个不采取报复措施的国家设定为期90天的关税暂停期,其间只征收 10% 的对等关税。但在更早前,苹果公司已经采取了紧急措施来应对关税的影响。
 
周末加班生产,苹果紧急印度调货600吨iPhone
 
有知情人士称,苹果在关税生效前,紧急包机从印度空运了约600吨的iPhone手机,折合约150万部,增加本土库存以应对关税增加带来的成本以及价格危机。
 
苹果在此前预定的关税生效期前,紧急调货,并游说印度机场当局,将南部泰米尔纳德邦钦奈机场的通关时间从30个小时减少到6个小时。消息人士还表示,在印度制造业中心的机场里,模仿苹果在中国机场的一些使用模式,建立了“绿色通道”。
 
有印度官员还透露,3月以来已经约有6架载重100吨的货机起飞,其中一架是赶在原定的新关税生效前起飞。
 
为了支持苹果的调货需求,印度iPhone工厂在近期通过加班至周日,将产量提升20%。目前富士康位于印度泰米尔纳德邦金奈的工厂已经被证实近期正在将工作日延长至周日。
 
iPhone在美组装,成本可能翻倍?
 
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2024年在美国销售的iPhone手机中,有80%产自中国大陆,印度占剩余20%的供应量。
 
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公司,苹果的产品生产地,体现了美国制造业现状。特朗普希望制造业回流美国,并以美国与各国的商品贸易顺差数据来制定关税措施,但实际上美国真正对外输出的大头是服务,这些无法体现在贸易顺差数据上。
 
于是在今年2月,苹果首席执行官与特朗普会面后不久,就宣布5000亿美元投资美国本土的计划。苹果计划在未来四年内在美国投资5000亿美元,投资涵盖与全美数千家供应商合作、员工就业培训、苹果AI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制造扩张等。
 
其中在制造方面,苹果计划与富士康合作,2026年之前在休斯敦建立一座AI服务器工厂,为苹果AI数据中心提供服务器;另外还将开设制造学院,提供免费课程给中小制造企业,帮助他们优化制造流程和项目管理等能力。
 
在就业方面,苹果计划未来四年在美国本土招聘约2万名员工,面向研发、芯片工程、软件开发、AI等领域。
 
从当时的计划来看,苹果似乎没有想过将iPhone制造引入美国本土,也可能当时还未知道关税到底会有多大影响。不过更有可能的是,在美国本土制造iPhone,根本是亏本生意。
 
美国银行的分析师团队在本周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如果纯粹计算美国制造iPhone带来的人力成本上升,那么生产一部iPhone的成本可能会增加25%。
 
报告中提到,苹果公司即使可以找到美国本土的劳动力进行组装,但实际上用于制造iPhone的大部分零部件,都还需要在中国进行加工或组装,再进口到美国,让本土工厂进行最后一步的整机组装。
 
假设苹果公司进口这些零部件也需要支付对等关税,那么在美国生产的iPhone成本将上升至90%甚至更多。
 
实际上,苹果并不是没有尝试过将供应链转移至美国。
 
早在1983年,乔布斯就曾在旧金山苹果总部附近建设了一座麦金塔电脑工厂,当时乔布斯希望将日本的制造流程带入美国。然而8年后,这座工厂就关闭了,当然一方面是个人电脑市场还未腾飞,另一方面就是所谓的“制造文化”缺失,包括基础教育等。
 
1990年,苹果为了生产NeXT个人工作站,再次建造了一座新工厂,但结果同样是被迫关闭。
 
奥巴马时期,苹果在2013年与伟创力合作,将Mac Pro电脑的制造带回美国,这也是苹果目前为止唯一在美国进行组装的产品。然而这更多像是“形象工程”,原本苹果计划在2019年将新款Mac Pro的制造转移到中国,但随后受到美国政府的干预,最终将产线留在得克萨斯州。此前有消息称,为了留住美国组装产线,Mac Pro相关的零部件获得了关税豁免。
 
因此,如果要想在美国本土进行iPhone组装,至少还需要零部件的关税豁免。
 
那么零部件关税豁免后,按照美国银行的测算,仅人力成本就会上升25%,而想要将完整的组装产线落地美国,还需要大量设备、工人培训、厂房、管理等资本投资,而这些坑,苹果在印度已经经历过一次。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印度与美国未来谈判没有进展,那么对印度将征收26%的“互惠关税”,这刚好与在美国生产带来的人力成本上涨抵消。与此同时,还避免了组装工厂的各种不确定性以及资本支出。
 
苹果过去曾致力于降低供应链风险,将位于中国大陆的iPhone组装产线转至印度。根据最新的消息,目前苹果代工厂富士康的计划是,2025年在印度工厂生产2500万部至3000万被iPhone,相比2024年实现超过100%的增长,预计将会占到苹果年度iPhone总产量的10%-15%(按照2024年iPhone产量2.23亿部估算)。
 
2024年,富士康印度工厂组装的iPhone数量仅1200万部左右,仅占全年iPhone产量的5%。当然印度还有塔塔电子有部分产能,据称综合计算2024年印度制造iPhone占比已经达到14%。
 
印度的iPhone组装从2017年开始到2024年,经历了7年时间将生产占比从0提升至14%。那么如果在美国本土生产,提升至同样的产能比例需要多少年?这就留给大家去想象了。
 
iPhone里的美国芯片
 
国产
图源:tovima.com
 
从多方拆解的报告中,可以看到大致的核心部件来源和成本分布。比如在iPhone 16Pro中的A18 Pro芯片价值90.85美元,由中国台湾制造;屏幕组件、5G基带(三星代工)由韩国制造,价值约65美元;电池、外壳来自中国,价值共25美元左右,另外根据TD Cowen的数据,加上线缆、连接件、组装等成本,来自中国的价值超过160美元,占整机成本超过30%;来自日本的存储芯片和摄像头组件,价值达到147美元。
 
上面的数据是根据产地来统计的,实际上iPhone中来自美国公司的芯片比例也不少。我们从芯片的角度去看,根据ifixit的拆解,iPhone 16 Pro在射频方面用到高通的电源管理芯片、射频收发器,博通和Skyworks、Qorvo的前端模块、ADI的ADC芯片、TI的LED驱动;主板上有苹果自研的A18 Pro处理器和PMIC、美光的 LPDDR5X 内存、TI的PMIC、Cirrus Logic 音频放大器和音频解码器等。
 
其中ADI、TI、Skyworks、美光、Qorvo、博通均在美国拥有自有工厂。
 
小结:
 
制造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多时候人们会简单地认为制造业转移取决于劳动力成本。苹果CEO库克早在2017年就已经提到,制造业并没有想象中简单,库克表示像苹果这样的公司依赖于中国这样的国家,不是因为廉价劳动力,而是员工的技能数量、技能类型和质量。
 
乔布斯更是在2010年的时候就坚定地认为,美国缺乏苹果公司所需要的大量训练有素的员工,iPhone的产线不会回到美国。
 
不过,在2025年4月的当下,我们已经见证了无数“历史”,过去无法想象的事件随时都可能发生,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不确定性。关税战会走向何方?苹果这样的巨型跨国公司会受到哪些影响?我们还会持续关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