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氮化镓场效应晶体管和硅功率器件的包络跟踪对比

消耗积分:1 | 格式:pdf | 大小:0.15 MB | 2020-07-07

分享资料个

  用于射频(RF)放大器的包络跟踪(ET) 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随着我们需要移动电话具备更长的电池寿命、基站需具备更高电源效率,以及昂贵的射频传送器需要实现更大输出功率,使用包络跟踪来 改善射频功放(PA)系统的效率逐渐成为了研发的重要议题。包络跟踪能否提高效率关键在于功放的峰值与平均功率比(PAPR)的要求。图1展示了在使用固 定的供电电压时,功放的峰值效率可以高达65%,但由于给定的峰均比(PAPR)高达10,因此,平均效率有可能低于25%。通过调制功放的供电电压,可 改善功放平均效率达50%以上——相当于效率增长达一倍和减少功放损耗达三分之二。这样不仅降低功耗,也降低操作成本,并满足散热及尺寸等各方面的要求。

  但如何能够产生所要求的快速变化、带宽处于数十兆赫兹(MHz)范围的供电电压?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实现。其中一个方法是使用如图2所示的混合式线性 放大器和多相降压转换器,其中降压转换器只给负载组件/系列的傅里叶大功率、低频部分供电。我们也有讨论其他实现方法,如使用升压转换器或S类放大器。无论使用哪一个方法,氮化镓技术可以推动包络跟踪转换器和宽带RFPA设计。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