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趋势现代无线通信的主体是移动通信。参照ITU建议M1225,移动通信是在复杂多变的移动环境下工作的,因此必须考虑严重的时变和多径传播的影响。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特别是在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为了提高系统容量,提高系统灵敏度和在较低的发射功率下获得较远的通信距离,一般都希望使用智能天线与联合检测技术。在许多公开发表的技术文献中,都涉及到对智能天线的波束赋形算法的研究,其研究结论是功能越强则算法越复杂。然而在移动通信环境下,联合检测技术和波束赋形是必须实时完成的,且完成算法的时间只能以微秒计算。而受现代微电子技术水平的限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专用芯片(ASIC)还不能实现过于复杂的实时处理。另一方面,移动通信技术和标准还在不断提出和更新,软件无线电技术日益受到高度重视。美国FCC甚至发文要求各公司对此技术的应用提供方案。如何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或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等其他可编程器件,在公共硬件平台上解决各种不同制式的空间接口已成为很多世界各国通信公司研究的主要课题。过去,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多采用静态设计,只能在规定范围内的特定频段上使用专用调制器、编码器和信道协议。即使是双频、三频蜂窝电话也只在预先定义的两个或三个标准之间切换。静态设计通常是根据最坏情况的设计,在情况良好时就不能充分利用射频频谱。例如,若背景噪声比最恶劣的情况小,就可能出现许多不必要的纠错编码,这样就不能获得最高的比特率。这种情况对无线应用系统的影响比有线应用系统更严重,因为无线传输更易于受噪声、干扰和衰减的影响。理想的软件无线电能动态适应传输系统的任一环节的变化,如调制、编码、信道协议及带宽,等等,并能够适应实时性变化,最大程度地利用有效频谱。已有专家预测,在未来几年内,依靠传统的专用芯片来制造移动通信无线设备的概念将受到重大冲击。而且,软件无线电不仅用于用户终端,解决多模手持机的问题,它还将使用于无线基站。特别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和标准都还在不断更新的最近几年内,只有使用软件无线电技术,才可能使产品跟上技术的发展,并适应不同的标准和环境、网络通信负荷,以及用户需求的变化。在现阶段软件无线电结构体系的构建中,已有研究表明可编程逻辑器件具有较好的性能,尤其是针对高并行性运算比目前广泛使用的DSP在性能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前者不但可以提高运算速度,更重要的是它可通过有效而灵活的设计方法提高系统硬件的整体工作效率,即尽可能使系统中所有逻辑资源处于有效工作状态,降低系统功率。这是目前一些专用芯片以至 DSP都无法比拟的。
2.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实现平台在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实现中,目前主流的硬件技术是通用信号处理器(以DSP为代表)和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以FPGA为代表)。虽然,现阶段两种技术作为软件无线电实现平台还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以下对比两种技术在实现软件无线电的一些特点:由于软件无线电技术基带设计中大量使用乘加运算,DSP在完成这种乘加运算时, 一般需要进行以下操作: 1=》读存储器, 取操作数,取指令 2=》运算 3=》写存储器,存储运算结果为了提高运算速度,人们一般希望在一个指令周期中能够多次进行存储器读写操作,以尽量缩短非运算时间。目前DSP广泛采用了哈佛结构和改进的冯·诺伊曼结构,能够支持在一个指令周期进行多次存取操作,这种体系结构适用于非关联性顺序算法的实现。当采用一个只能分时运行的数字信号处理器时,调度多个时间要求紧迫的任务需要非常复杂的编程。尤其是,当算法模块关联多个当前和过去及未来的状态时,DSP的效率不高。这主要是由于DSP在处理一些并行和回馈数据流时,存在额外的等待时间。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系统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增高,而设计高性能复杂DSP芯片的周期及半导体工艺的发展还没有跟上需求的发展。于是,复杂通信系统往往使用多片DSP来提高系统性能。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