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用 MAX8540 的 50W 电流模式正向转换器设计

消耗积分:0 | 格式:pdf | 大小:222.78KB | 2022-11-18

分享资料个

应用电路操作说明应用电路操作说明图1图1显示了使用 MAX8540 电流模式控制器 (U1) 的 2.5V、20A 隔离式正向转换器的电路图。启动时,Vcc 引脚上的总电容通过 MOSFET Q7 以及电阻器 R30 和 R22 的并联组合从直流输入电压 VIN 充电。当 Vcc 超过 MAX8540 的欠压锁定阈值时,它进入软启动模式,占空比逐渐增加的脉冲施加到栅极驱动 IC U8。因此,MOSFET Q1 开始切换电源变压器 T1 两端的输入直流电压,用于提供隔离并将输入直流电压降低至所需水平。(电源变压器匝数比的选择将在下一节中介绍。)由于驱动Q1 的能量来自Vcc 处的电容,因此Vcc 电压下降。MAX8540 欠压闭锁特性的迟滞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变压器 T1 偏置绕组上的脉冲由 D1 整流、调节并施加到 Vcc 引脚。经过整流和调节的偏置电路电压会建立起来,并防止 Vcc 引脚降至欠压锁定阈值以下。初级侧控制继续从偏置绕组运行。MAX8515 (U2) 配置为检测 Vcc 引脚,并在略高于 U1 最坏情况启动电压的电压下关断 Q7。这避免了 Q7、R30 和 R22 中不必要的功耗。经过整流和调节的偏置电路电压会建立起来,并防止 Vcc 引脚降至欠压锁定阈值以下。初级侧控制继续从偏置绕组运行。MAX8515 (U2) 配置为检测 Vcc 引脚,并在略高于 U1 最坏情况启动电压的电压下关断 Q7。这避免了 Q7、R30 和 R22 中不必要的功耗。经过整流和调节的偏置电路电压会建立起来,并防止 Vcc 引脚降至欠压锁定阈值以下。初级侧控制继续从偏置绕组运行。MAX8515 (U2) 配置为检测 Vcc 引脚,并在略高于 U1 最坏情况启动电压的电压下关断 Q7。这避免了 Q7、R30 和 R22 中不必要的功耗。显示了使用 MAX8540 电流模式控制器 (U1) 的 2.5V、20A 隔离式正向转换器的电路图。启动时,Vcc 引脚上的总电容通过 MOSFET Q7 以及电阻器 R30 和 R22 的并联组合从直流输入电压 VIN 充电。当 Vcc 超过 MAX8540 的欠压锁定阈值时,它进入软启动模式,占空比逐渐增加的脉冲施加到栅极驱动 IC U8。因此,MOSFET Q1 开始切换电源变压器 T1 两端的输入直流电压,用于提供隔离并将输入直流电压降低至所需水平。(电源变压器匝数比的选择将在下一节中介绍。)由于驱动Q1 的能量来自Vcc 处的电容,因此Vcc 电压下降。MAX8540 欠压闭锁特性的迟滞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变压器 T1 偏置绕组上的脉冲由 D1 整流、调节并施加到 Vcc 引脚。经过整流和调节的偏置电路电压会建立起来,并防止 Vcc 引脚降至欠压锁定阈值以下。初级侧控制继续从偏置绕组运行。MAX8515 (U2) 配置为检测 Vcc 引脚,并在略高于 U1 最坏情况启动电压的电压下关断 Q7。这避免了 Q7、R30 和 R22 中不必要的功耗。经过整流和调节的偏置电路电压会建立起来,并防止 Vcc 引脚降至欠压锁定阈值以下。初级侧控制继续从偏置绕组运行。MAX8515 (U2) 配置为检测 Vcc 引脚,并在略高于 U1 最坏情况启动电压的电压下关断 Q7。这避免了 Q7、R30 和 R22 中不必要的功耗。经过整流和调节的偏置电路电压会建立起来,并防止 Vcc 引脚降至欠压锁定阈值以下。初级侧控制继续从偏置绕组运行。MAX8515 (U2) 配置为检测 Vcc 引脚,并在略高于 U1 最坏情况启动电压的电压下关断 Q7。这避免了 Q7、R30 和 R22 中不必要的功耗。图 1. 使用 MAX8540 的 2.5 V、20 A、隔离电流模式正激式转换器的电路图。图 1. 使用 MAX8540 的 2.5 V、20 A、隔离电流模式正激式转换器的电路图。对于电源变压器 T1,在 Q1 的“ON”时间内施加到初级绕组的伏秒数应与“OFF”时间内施加的伏秒数平衡,以维持 Q1 中磁通的工作点核。这是通过使用 D2 和一个“消磁绕组”来实现的,该绕组的匝数与初级匝数相同,并且按原理图所示的极性连接。当 Q1 关闭时,D2 传导磁化电流,施加到去磁绕组的电压的极性导致磁化电流衰减至零。由于在 ON 和 OFF 期间施加的电压大小相同,因此 ON 时间等于磁化电流衰减到零并“重置”磁芯所需的时间。这将占空比限制为最大值 50%,对于电源变压器 T1,在 Q1 的“ON”时间内施加到初级绕组的伏秒数应与“OFF”时间内施加的伏秒数平衡,以维持 Q1 中磁通的工作点核。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