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OS中动静结合的内存管理实现

消耗积分:1 | 格式:rar | 大小:0.4 MB | 2017-10-27

分享资料个

1. 实时系统内存分配
  实时系统分为硬实时系统和软实时系统。硬实时系统是指系统中各任务不仅要执行无误而且要做到准时;软实时系统是指系统中各任务运行的越快越好,并不要求限定某一任务必须在多长时间内完成。
  可以看出动态内存分配是绝对不能用于硬实时系统的,因为动态分配具有时间不确定性(分配时间与内存块数量有关),而且动态分配可能产生分配不成功的情况。所以对于硬实时系统,只能采用静态内存分配方式。静态分配是指在编译或链接时将程序所需的内存空间分配好,这样不会出现分配失败的情况。
  其实对于大多数实时系统而言,内存分配都是采用两种方式的结合,即动静结合的分配方式。
  2. 动静结合内存分配的一种实现
  对于整个内存,把它分为4个部分,即中断向量区、系统映射区、系统内存区和用户内存区。如图1所示。
  其中中断向量表和系统映射区在编译时已经设定好,即采用静态分区的方式。剩下的两个部分可以按用户要求配置。
  2.1 系统内存区分区
  对于整个系统内存区,还需要要进行分区操作,使它产生多个分区,每个分区中内存块的大小相等,各个分区之间内存块大小不等。这样来满足多种内存申请需求。
  2.1.1 系统分区类结构定义
  系统建立了一个内存块结构,它由一个指向下一个内存块的指针构成,因为系统使用单向链表来管理空闲内存块,所以必须用每个内存块的这个指针来让所有的空闲内存块连成一个链表。
  RTOS中动静结合的内存管理实现
  图1 内存划分示意图
  结构如下:
  struct memblock
  {
  void * next;
  };
  对于内存分区,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这样减少了全局变量的使用,同时提高了可操作性。系统建立了内存分区类结构。它包含了该分区的信号量、内存区的起始地址、内存块大小、内存块数量、空闲内存块数量、空闲内存块链表和链表尾部等。类结构定义如下:
  class mempartition
  {
  private:
  semphore s; //控制该内存分区的信号量
  public:
  long *start; //块起始位置
  void *freeulist; //空闲内存块链表
  void *tail; //空闲内存块链表尾部
  int unitsize; //内存块大小
  short unitnum; //内存块数量
  short freeunum; //空闲内存块数量
  mempartition(); //初始化链表、信号量
  void *GetUnit(); //获取内存块
  void PutUnit(void *); //释放内存块
  };
  因为每个内存分区都是多任务共享的,每次只能有一个任务或中断服务程序进入该内存分区,所以需要设置信号量来管理它,当然也可以采用关中断的方式,关中断可能导致中断响应延迟等问题,所以没有采用这种方式。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