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量采集技术爆发,ADI推动电源应用与创新

消耗积分:0 | 格式:rar | 大小:未知 | 2017-11-10

分享资料个

从工业、汽车到家电、移动设备等,电源和电池的身影无处不在。根据市调公司Semico Research的最新报告 “能量采集:未来十亿美元的半导体市场” 将最新的发展趋势授予了能量采集、不断增长的生态系统、技术创新领域,并指出至2020年能量采集将驱动半导体行业销售额达到30亿美元。
  
  ADI公司工业与能源事业部亚太市场经理 张松刚
  ADI能量无处不在,能量采集和储存技术其实也并不是很新。而在细分领域中,电源的应用与创新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来自ADI公司的工业与能源事业部亚太市场经理张松刚先生认为,“随着物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会用到能量采集技术、能源管理系统和可充电电池,以便能够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持续使用。很多公司都在投入去开发能量收集芯片,产生了很多创新技术;在这个细分领域中,遇到的问题是想要将收集到的能量真正排上用场,既需要解决芯片自身低功耗的问题,还要考虑如何大幅提高转换效率,这对能量采集芯片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于管理与应用微能量,必须积少成多地把它们收集并管理起来,这也涉及到能量存储及减小漏电流的问题,需要有能连续存储并极低漏电流的存储器件,只有漏电流远远小于收集的能量,这些采集来的能量才有可能会被用到;一旦这些采集到的能量集中管理起来后,可以被用来驱动一些短暂或脉冲型的负载;对于那些连续工作的负载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低功耗和超低功耗器件,只有这些超低功耗的器件的工作损耗与采集的能量及这些能量的管理达到平衡,微能量采集才能真正被广泛应用。
  ADI针对能量采集芯片的挑战,对于大幅提高转换效率很多物理定律及相关材料问题,不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大幅度降低芯片自身的功耗及管理好采集到的能量则相对比较容易实现。ADI目前推出了一系列基于太阳能的能量采集芯片--ADP5090/5091/5092,是一款非常好的解决方案。首先它具有极低的功耗(《300nA)并在很低的电压(380mV)下即可启动工作;它可以管理采集到的微能量并给电池(锂电池、薄膜电池、超级电容等)和电容充电,使之达到负载所需的工作电压;可以支持突发性的射频输出或MCU,并支持第二个后备电池;对于如何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该芯片特别设计了MPPT控制功能来保证太阳能电池板能一直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上,只需要手表盘大小的太阳能电池板即可工作。该芯片可以广泛应用于可见光照射下的任何便携式设备、无供电电源的传感器、无线发射模块、可穿戴设备等多种应用中。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