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波段鳍线单平衡混频器的设计方案解析

消耗积分:1 | 格式:rar | 大小:0.5 MB | 2017-11-14

分享资料个

 1 引言
  毫米波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频带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在通信、精确制导、雷达、射电天文等技术领域。其中U波段所指的频率范围为40~60 GHz,大气对该频段的电磁波具有很强吸收特性,因此这个频段一般被用于多路分集的隐蔽网络和系统。在毫米波频段,由于鳍线避免了矩形波导所要求的严格机械加工公差,并具有微带线那样的平面电路制作上的优点,因此被广泛使用。
  本文介绍了两种U波段鳍线混频器的设计和性能。使用的二极管为Alpha公司的DMK2790,电路制作在一块厚度为0.127 mm的RT-Duroid 5880 软基片上。运用场分析软件Ansoft HFSS10和阻抗匹配原理进行综合设计,获得了较好的混频特性。
  2 二极管的变频损耗
  变频损耗是混频器最重要的技术指标。一般混频器的变频损耗包括三个部分:
  U波段鳍线单平衡混频器的设计方案解析 (1)
  式中,L1为失配损耗,它取决于混频器射频端口和中频端口的匹配程度;L2为二极管的结电容Cj和串联阻抗Rs等引起的结损耗;L3为理想二极管的固有损耗。
  在本振充分激励二极管的情况下,变频损耗除去L1的部分可以近似表示为
  U波段鳍线单平衡混频器的设计方案解析(2)
  式中,Rb为二极管的反向电阻,Zo’为从半导体结处看的源阻抗值,fc为二极管的截止频率,3.9 dB为介质抑制谐波产生的损耗,最后一项的取值大约为0.5 dB。可见,二极管的截止频率与混频器的最小变频损耗有极大的关系,截止频率越高,混频器可能达到的最小变频损耗就越小,并且混频器的宽带性能也越好。根据表1中DMK2790二极管的SPICE参数可得,其截止频率为
  U波段鳍线单平衡混频器的设计方案解析 (3)
  应用公式(2)计算得,在工作频率为45 GHz 时,二极管的最小变频损耗约为5.5 dB。
  对于给定的二极管,结损耗L2为一定值,而固有损耗L3主要取决于镜频的端接条件和二极管导纳的非线性度。因此电路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减小失配损耗L1。
  表1 DMK2790的SPICE参数
  Is
  AmpRs
  WnTD
  SCJ0
  pFM
  0.5E-1241.051E-110.050.26
  EG
  eVVJ
  eVFCBv
  VISV
  A
  1.430.8220.54.01E-05
  3 鳍线混频器结构一
  第一种鳍线混频器的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为鳍线共面线结构。在该结构中,鳍线和共面线构成的180o混合结提供了单平衡混频器的电路基础。两个二极管反向并联于平衡结上,由于鳍线电场与悬置共面线的电场相互正交,两二极管对射频信号呈现同相串联,而对本振信号呈现反相并联,这种关系同时还提供了射频与本振之间的相互隔离。本振功率由标准波导(WR-19)输入,通过反面的单脊鳍线渐变过渡到缝隙很小的鳍线,再耦合到正面的悬置带线,最后过渡到悬置共面线将电场加到二极管对上;射频信号通过波导到对脊鳍线渐变过渡,将信号加到两个二极管上,为了减小鳍线口的反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