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晶片材料和半导体工艺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本文作者通过扇型结构声表面波换能器的拓扑设计,晶片材料和制作工艺流程的优化设计,研制出S、C波段声表面波(SAW)微波延迟线,它比声体波(BAW)微波延迟线的结构、生产工艺流程更加简单,体积更小,延时精准度高、一致性好、可靠性高,更适合量产。可广泛应用于雷达、电子对抗、高度计、通信、引信、信号处理器、目标模拟、微波信号存储和鉴频等系统中。在空间设备中应用具有强抗辐照能力。
2 SAW微波延迟线基本工作原理
SAW微波延迟线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压电晶片、输入/输出叉指换能器(IDT)、金属屏蔽条和反射吸声层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当电信号加载到输入换能器后, 利用逆压电效应将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并以声的速度(比电磁信号慢105)沿晶片表面传播一段距离,经输出换能器接收,利用压电效应把声信号还原成电信号,形成电信号的延迟。显然改变两个换能器间的相对距离,就可得到不同延迟时间的电信号,金属屏蔽栅条用于输入/输出换能器间的电磁屏蔽,吸声层用于吸收声波反射。
图1 SAW微波延迟线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3 SAW微波延迟线的研制
3.1 扇形拓扑IDT结构设计
SAW延迟线要实现微波频段的工作频率、宽的工作带宽、高的三次渡越抑制、低的插入损耗和小的带内波动, 关键是IDT设计。根据工程项目的应用要求,同时考虑到温度(-55℃~+85℃)变化可能引起的漂移,以及工艺过程可能带来的误差,我们建立了一种扇形拓扑IDT的理论模型,经仿真优化确定了IDT拓扑设计新结构,从研制出的几种SAW微波延迟线试验结果和最终产品测试结果证明,这种新结构设计完全实现了项目要求的S、C波段工作频率,宽的工作带宽(200~500MHz),延时时间(0.05~3us),三次渡越抑制(40dB~55dB)和直通抑制(30dB~45dB)等指标要求。
3.2 晶片材料选择(2~4英寸圆晶片)
由于表面声波是沿晶片表面传播,所以在晶片材料的选择上对其表面状态的要求很高。对工作在微波频段的SAW器件来讲,在工艺制作过程中晶片材料的透光性可导致晶片背面形成漫散射,从而降低光刻衬度,导致失真的线宽,至使工作频率、带宽等性能产生偏差,同时IDT的指间隔非常小(1/4λ),很容易受到静电释放影响,导致IDT的烧毁。为此我们选用了具有弱热释电效应的2~4英寸标准晶片见图2,有效解决了静电释放导致IDT烧毁和晶片开裂现象,同时光的漫散射也得到了有效抑制,成品率大幅提高。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