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络跟踪技术在移动终端射频功放中的应用

消耗积分:3 | 格式:rar | 大小:1.29 MB | 2018-01-26

分享资料个

  随着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对信息速率要求日益增大。为了应对人们对信息量需求的不断增长,通信系统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经历了2G的GSM语音为主,3G数据量明显增大,再到目前普及的4G LTE-A,以及正在探索的5G新技术,新的无线技术带来传输速度飞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下,要想达到如此高的传输速率,就要提高频谱利用率或者使用更大的带宽,两种技术都会增大传输信号的峰均比。例如,3G信号WCDMA单载波原始信号的峰均比为10.2dB,4G LTE-A以及SG技术有更高的峰均比,这样就要求射频功率放大器有更高的线性度。由于移动终端耗电主要来源于功率方向大器,所以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提高也很关键。

  但是线性度和效率是两个重要且矛盾的设计指标,为了提高功放的效率,需要功放提高输出功率,进入饱和区,然而这样做通常会导致严重的带内失真、带外频谱的泄漏等非线性结果,从而降低功放工作性能,影响信号的质量。而若保证功放的线性度,则要求功放工作在线性区,其结果就是功放的效率低,同时可能导致发热、系统稳定性等问题。目前,包络跟踪结构与数字预失真技术都是能有效提高功放线性化的手段。本文主要研究了包络跟踪技术在移动终端射频功放中的应用及对其性能进行分析。

包络跟踪技术在移动终端射频功放中的应用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