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息存储器技术的原理与分析

消耗积分:0 | 格式:rar | 大小:0.1 MB | 2017-10-30

分享资料个

  新型存储器利用的是自旋波而不是光束。自旋波是磁性材料中自旋电子的集体振荡波,它有很多优点,自旋波设备能与传统电子设备兼容,并能用比光学设备更短的波长操作,让电子设备变得更小而存储量更大。

  一般的全息术是基于光的波动性,利用目标光束和相干背景之间波的干涉来形成全息图,比如驾驶证或钞票上的防伪图案,但这只是一种有限的全息。首个全息图是上世纪40年代用电子显微镜设计的。10年后有了激光,光学全息图变得普遍。自那时起,其他领域在利用波的干涉制造全息效果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包括地震研究中的声波全息、雷达系统中的微波全息等。全息术也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存储技术,它能以一种高度并行的方式读写大量数据,使设备的数据存储能力达到前所未有。

  该研究负责人、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伯恩斯工程学院教授亚历山大·基顿在开发自旋波逻辑设备方面,已工作了9年多。他最初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开发基于自旋波的逻辑线路,与目前计算机中所用的类似。去年,基顿决定不必让他们的设备替代计算机的电子线路,而是补充线路或帮助执行某些特定任务,比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证明,把现在的光学全息技术用于磁结构中,造出一种磁振子全息存储设备是可行的。在实验中,他们用了一种2-比特磁振子全息存储样机设备。一对磁铁代表存储元件,排列在磁波导的不同位置。通过波导传播的自旋波会受磁铁产生的磁场的影响,在施加自旋波干涉时,就生成了一幅清晰的画面,研究人员能识别出磁铁的磁性状态。这些都是在室温下进行的。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