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轴承伪压痕与电蚀的区分及对策的详细资料说明

消耗积分:8 | 格式:docx | 大小:0.94 MB | 2020-01-02

DAA25

分享资料个

  随着主机用户对轴承质量的重视,近年来针对轴承失效分析也越来越多,平均每年轴承质检中心进行的失效分析和废品分析案例都在100例左右。在进行的失效分析案例中,较为典型的轴承分析案例包括军工、铁路、风电、变速箱、电机等等。而在这两年进行的分析案例中,电机轴承占据了较大比重。

  电机轴承失效模式多数与其他轴承类似,基本集中在:滚动表面的剥落、套圈的断裂、磨损、润滑失效、烧伤等方面。但是,电机轴承由于其使用工况的特殊性(例如转动不平衡,存在电流等情况),在失效形式上也存在特殊的案例。

  比如滚道表面波纹状凹槽导致的轴承失效就是电机轴承较为典型的失效形式。在近两年进行的失效分析案例中,滚道表面出现波纹状凹槽造成的电机轴承失效共计7例,其中地铁、机车电机轴承就有6例。这样的波纹状凹槽通常是电蚀或伪压痕造成的,由于这两者的形貌类似,有时很难区分,必须通过必要的检测手段加以辨识,以找出其失效的真正原因。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