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使用RFID提高大型设施的管理效率

消耗积分:1 | 格式:pdf | 大小:0.55 MB | 2020-07-07

马占云

分享资料个

  设备管理面临的挑战现代建筑结构复杂多变,庞大的工程需要各方紧密高效的协作和沟通。建筑工地上每天都会处理大量原材料订购、收货、搬运和分配的事宜,过去管理这些原材料的使用信息都通过人工纸笔记录的方式,如人工录入材料信息,人工记录运输和分配信息等。工程建设有关的设备、材料和构配件的质量合格文件和其他管理资料都是竣工验收的重要文件资料。因此,当建筑工程进入竣工验收时,这些文件资料都需要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移交并建立档案,如果文件丢失了,建设单位将蒙受严重的损失,有可能面临高额的罚款。任何复杂的工程项目都需要准确的物料管理系统,以应对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如生产率降低、生产拖延及成本过高等,管理者往往会把这些责任归咎于原材料管理不善。只因建筑公司没有一套准确、实时性强的管理系统来确保设备材料被有效监控和合理分配。当然,要实时跟踪这些惊人的数字可绝非易事。当你走进建筑工地,实时监控设备和库存信息就及时发送至手持设备;如果项目经理能够用电子方式确认文件的收发,甚至还可以看到货架的照片,这种场景将会多么振奋人心。现在这种先进的解决方案已经不再只是想象,利用RFID技术,以上场景能够实现以上全部场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从安全生产和法律法规的角度来看,建筑企业对于原材料的需求除了实时有库存之外,还需确保原材料质量过关——某种程度上说质量意味着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保证。如果将同一批次的框架材料与支撑材料混淆,日后建造的房屋肯定不会通过安全检查,并且存在安全隐患。要修正这个问题还得花费昂贵的人力、物力、财力,更不用说工程延期的风险了。美国劳工部下设的职业安全及健康管理局(OSHA)经常会去施工现场监察施工情况。为了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劳动伤害,建筑环境和所用工具都将被彻查以保证其符合各项法律法规。OSHA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建筑公司的负责人对所有的工人人身安全承担无限责任。施工现场的安全并不能单靠有关部门的巡查来保证,管理者需要时刻掌握所有的材料、设备和它们使用情况的最新信息。测试、实地考察、采购和文件管理都是建筑施工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些环节的管理通常采用传统的记录方式,这种方式的弊端就是因人为错误而导致的生产延误和生产伤害。现在,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所建立的自动化实时跟踪系统将实现建筑施工材料更加准确和高效的管理,智能化的管理和信息流,使得订单与分配变得简便易操作。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