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无线网络离不开好的天线,华为长期投入天线与无线射频技术的基础研究,聚焦终端用户的综合业务体验提升,帮助运营商从容应对多模、多频、多天线的网络建设需求。聚焦用户综合业务体验天线电气指标不能完全决定网络性能智能终端的日渐普及推动移动网络向MBB网络演进:单纯、高质、低流量的语音和短信转变为多类型、互动、大流量的高速数据业务,网络流量模型发生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以Android/iOS为操作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也使得用户的手持方式和使用习惯有了很大不同,单一的听说变为手指操作(多点触控)、语音识别(SIRI)。所有这些变化最终将会影响用户的综合体验,而作为无线通信的末端,负责收发无线信号的天线,对于决定用户体验的整网的性能则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无线通信的早期功能更多是集中于语音,对天线的要求相对简单,其设计时大多关注于几项电气性能指标,而忽略其在大网中各指标对网络的影响。在MBB网络下,特别在一个多频段、多制式、自干扰/互干扰共存的大网络环境下,这几项指标就略显不足。例如:如果单纯考虑天线的增益或前后比,而不考虑天线的波瓣形态,则天线在RSCP(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接收信号码功率)实测指标上表现较强,体现为手机信号显示也会更好。在单小区时,这种天线的性能指标相对较高,但在一个较大的覆盖区内,这种天线却会导致整个网络干扰上升,实际会使Ec/Io(信噪比)下降。体现就是用户看到的信号不错,但实际下载速率反而下降了。基于用户体验的天线设计目前华为网络天线设计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从MBB网络的实际模型出发,不仅考虑天线的电气性能指标,还基于网络的整体性能去仿真与修正,使天线的各项指标与整体网络性能取得最佳平衡。具体来讲,即先统计MBB大网覆盖下各小区的模型,并推导出最适合的天线波形,再由波形反向推导出天线的各项设计指标(包括经典的参数指标和3D波形图);接着通过实测来纠正偏差,最后将纠偏后的数据带回网络中进行仿真,并重新整理出优化参数再反向迭代回设计。如此反复(小闭环),最终保证天线计算结果能够达到网络性能、天线性能、成本的最佳结合。这种闭环的设计思路“始于网络性能,终于网络性能”。而要做到这一步,首先是设计模型与真实模型必须精确匹配。依靠强大的研发和网规网优能力,华为收集并综合导入了大量的MBB无线模型,涵盖多频段、多制式、多场景等各种参数,能够根据不同MBB业务模型网络的综合数据进行全网仿真,得出最适合网络应用的天线方向图形,再指导天线产品设计仿真并得出天线的设计形态,以确保天线设计原始参数匹配真实网络。任何理论上的设计和实际输出结果间都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对于一个可见的产品可直接通过测量比较,而对于无形的电磁波信号,就必须利用特殊手段对设计结果进行跟踪和验证。目前华为引入了全球最先进的天线测试场——SG128测试场(该测试场通过CNAS认证,可提供CNAS认证报告),可以实现对天线3D维度的高精度测量,并输出3D方向图文件。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