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进行EMI的防治技巧和挑战说明

消耗积分:1 | 格式:pdf | 大小:0.11 MB | 2020-07-08

吴湛

分享资料个

  包含EMI和EMS的EMC因为各国均立下法规规范,成为电子产品设计者无可迴避的问题。面临各种EMI模式和各类EMI抑制方法,该如何因地制宜选择最佳对策让产品通过测试,同时又必须尽量降低成本强化产品竞争力,是所有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必须仔细评估思考的课题。 EMI类型与解决方法所谓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共容)实际上包含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及 EMS(Electromagnetic Sensibility;电磁耐受)两大部份。EMI指的是电气产品本身通电后,因电磁感应效应所产生的电磁波对週遭电子设备所造成的干扰影响,EMS则是指电气产品本身对外来电磁波的干扰防御能力,也就是电磁场的免疫程度。简单来说,只要是需要电力工作的产品都会有EMI问题,浸淫EMC领域十多年的资深顾问余晓锜表示,一个电子产品中的EMI 来源多半来自交换式电源供应迴路(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振盪器(Crystal)和各类时钟信号(Clock Signal),而根据传导模式不同,EMI可分为接触传导(Conducted Emission)和幅射传导(Radiated Emission)两类。接触传导是由电源供应回路所形成的电磁波杂讯,透过实体的电源线或信号导线传送至电源电路内的一种电磁波干扰模式,此状况会造成与干扰设备使用同一电源电路的电气设备被电磁杂讯干扰,产生功能异常现象,通常发生在较低频;幅射传导则是电路本身通电之后,由电磁感应效应所产生的电磁波幅射发散所形成的电磁干扰模式,常见于高频。

  幅射传导EMI产生的问题通常较接触传导严重,也更为棘手,其解决方式余晓锜归纳出下列几种:

  1. 在干扰源加LC滤波回路。

  2. 在I/O端加上DeCap by pass to Ground, 把杂讯导入大地。

  3. 用遮蔽隔离(Shielding)的方式把电磁波包覆在遮蔽罩内。

  4. 尽量将PCB的地面积扩张。

  5. 产品内部尽量少使用排线或实体线。

  6. 产品内部的实体线尽量做成绞线以抑制杂讯幅射,同时在排线的I/O端加上DeCap。

  7. 在差模信号线的始端或末端加上共模滤波器(Common Mode Filter)。

  8. 遵循一定的类比和数位佈线原则。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