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红外遥感技术等光学领域的专家研究汇总

消耗积分:0 | 格式:rar | 大小:0.1 MB | 2017-10-19

分享资料个

  激光是20世纪以来,继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之后,人类的又一重大发明。近些年来,国内外对于激光、光学的研究从未停歇,据OFweek激光网最新统计,中国科学院从事与激光、光学领域相关研究的院士共有22名,以下为部分院士相关信息:

  陈桂林

  空间红外遥感技术专家。1941年12月17日生于福建南安。196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光电技术研究,主持并研制成功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核心探测仪器-多通道扫描辐射计(MCSR)。设计并实现了采用望远镜折镜步进扫描,通过R-C光学系统视场分离,实现可见光、红外和水汽三波段同时探测的总体技术方案。主持突破了大孔径(Ф410mm)轻量化的空间光学系统、高精度(角秒级)空间扫描机构、地球同步轨道辐射致冷器技术等难题。在光电技术的研究中,密切结合工业上的应用,在热轧圆钢光电在线检测的问题上,提出并实现了用两个相互垂直探测器实时测定目标坐标的新发法,现已在多个钢厂推广使用。

  陈星旦

  应用光学专家。1927年5月6日生于湖南湘乡。1950年毕业于湖南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五、六十年代,在物理测量方面做过多项国内急需的开创性工作。在我国第一次核爆光辐射威力测试中,创造性地提出测量方案及辐射传感、模拟、标定系统。研制的几种光冲量计,在第一次及以后历次大气层核试验中得到成功应用。八、九十年代,研究真空紫外椚鞽射线光学技术。主持研制了光谱光源、标准探测器、光谱仪器、正入射软X射线成像元件和系统。建立了短波光学研究的技术基础。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下载排行榜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